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2018中國高考大幕開啟

潘旭濤  桑珊珊  肖  陽
2018年06月08日04: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一中考點,兩名考生在“誠信應考”標語牌前留影。
  房德華攝(人民視覺)

  在江蘇省宿遷中學考點,考生刷臉進考場。
  戚善成攝(人民視覺)

  在安徽省蕪湖市第十二中學考點,交警和技術人員利用無人機監控周邊道路。
  陳 潔攝(人民視覺)

  江蘇省淮安市某考點外,家長身著旗袍為考生加油鼓勁。
  王 昊攝(人民視覺)

  在湖南省瀏陽一中考點,考生走出考場。
  彭紅霞攝(新華社發)

  6月7日,2018年中國高考拉開大幕,975萬考生走入考場。筆者在多個考點走訪發現,社會各界全力護航,保証考試有序進行。

  【 直擊現場 】

  6月7日上午6時30分左右,北京市東城區5160名考生的高考試卷,在警車護衛下,離開東城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大約一小時后,最后一輛押送試卷的考車駛出考試中心大門。

  這批高考試卷將運送到東城區的12個高考考點,涉及179個考場。

  7時許,筆者來到東城區第一七一中學考點,考場外已經聚滿考生和家長。

  “我陪著女兒過來,看著她進入考場才放心。”在校門口,一位家長拿著水壺,站在樹蔭下,等著女兒考完。

  在北京市人大附中考點外,一位身著校服的男生手上揮著一面寫著大大“穩”字的旗子,特地為朋友來送考。“我覺得再多的言語都比不過這一個‘穩’字,希望考生們都能好好發揮。”

  在上海市建平中學外,一道紅色的風景線格外矚目,不少送考的家長穿著紅色繡花的旗袍。據家長說,穿旗袍寓意著“旗開得勝”,祝福考生高考順利。

  【 護航高考 】

  為高考營造良好應考環境,社會各界都在行動。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附近,民警在協助維護考場秩序﹔北京市999急救中心的醫療保障救護車停在校園裡待命﹔該中學所在的和平裡社區街道還在考場外設置了愛心志願者崗,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幫助。

  據了解,高考期間,北京市途經考場周邊的公交線路在6月7日和8日的9時—11時30分和15時—17時嚴禁鳴笛並停用車外報站器。臨近考點的地鐵站為考生設置了綠色通道,考生持准考証可快速通過安檢進出站。

  每到高考,廣場舞也開啟了“靜音模式”。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廣場舞密集地區暫停了活動。“考生們讀書不容易,我們能夠理解。”跳舞的人表示支持。

  【 熱議作文 】

  7日上午11時10分,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考場走出了第一位交卷的考生。這名男生表示:“作文題有點兒難,但感覺語文試卷整體難度適中。”考場外,不少家長得知作文題目后,開始相互討論。

  語文考試結束,各地高考作文題目也陸續公布出來。關於高考作文的討論很快登上了微博的熱搜榜首位。

  緊扣時代主題,是今年高考作文的一大特點。

  全國I卷作文試題“我和2035有個約”,精選7個年份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新中國進入2000年后的重要時刻和未來的重大規劃。北京卷作文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體現出學生與時代的緊密關系,強調青年在新時代的責任擔當。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圍繞材料中“成才成器、國之重器”等“器”的思考展開寫作。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III卷作文以3句話濃縮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

  貼近考生生活,是今年高考作文的又一特點。

  上海卷作文是關於“被需要”心態的思考。江蘇卷作文以“語言”為話題。江蘇省特級教師王夫成認為,以“語言”為關鍵詞,能夠引發考生思辨,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寫作空間也比較大。

(責編: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