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推進區域教育人才培養特色化建設

教育合作促民心相通

史一棋
2018年02月22日08: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教育合作促民心相通

“訪學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若不是這個項目,我不會對中國有這麼深入的了解。”不久前,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巴基斯坦青年記者訪學項目結業儀式上,《今日巴基斯坦》訪學記者哈桑·艾爾沙德如是說。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相關國家在教育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活躍,而新聞媒體及記者的交流更為各國間民心相通增添了一抹亮色。2016年7月,教育部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以下簡稱《教育行動》),提出“聚力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躍的教育合作態勢”,要“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人文交流,不斷推進沿線各國人民相知相親”。

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例,自2014年起,該校新聞學院陸續舉辦了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非洲、南亞—東南亞等4個外國記者長短期訪學和交流項目,通過主題講座、實地參訪、文化體驗等活動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媒體與中國媒體的對話與合作,進而增強雙方人民的交流和理解。

在《教育行動》的指引下,除了這樣長短期訪學和交流項目,人大新聞學院還在去年設立了“一帶一路”全球新聞傳播(全英文)碩士項目,基本年限為2年,不少於35學分,定位於培養新媒體環境下的海外非中國籍全球新聞傳播高端實踐人才。本項目除了涵蓋一系列中級和高級新聞傳播專業課程,還為學生提供漢語培訓,以及介紹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情況的配套課程。學生第一年聚焦於課堂學習、報道實踐與媒體實習,第二年則可自主選擇論文撰寫或畢業設計。

來自俄羅斯的維多利亞·卡蘭斯卡婭是人大新聞學院的一名碩士生。“第一次來到北京就愛上了這個城市,愛上了中國和中國文化,就決定本科畢業以后一定要來中國。”維多利亞現在對這段經歷頗為滿意,計劃未來從事與中國有關的媒體工作。

越來越多像維多利亞這樣的留學生,正因為這種理由來華留學,在中國校園汲取養分。全球化智庫(CCG)等機構發布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7)》指出,2016年來華留學生數量達到44.3萬人,較2015年增長11.3%。相比之下,美國高等教育機構2016至2017學年新錄取留學生較上學年同比下降3.3%,新錄取留學生人數出現負增長。

仔細分析來華留學數據會發現,“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成為來華留學增長點。《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7)》顯示,在中國國際留學生的前15名來源國家中,大多數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來華留學生人數增長最快的國家包括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老撾,增幅平均值超過20%。留學生數量快速增長的背后,是《教育行動》及高等院校的合力推動。

然而,漂亮的數字並不能掩蓋各高校在“一帶一路”教育事業發展中存在的短板。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畢誠認為,一是培養目標狹隘,培養的人才主要在國內就業創業,對外開拓性人才嚴重匱乏﹔二是教育交流主要是向國外輸送生源,教育輸出的中國文化是碎片化的,人力資源和創新技術的輸出極其有限﹔三是課程改革看重的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課程標准,與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課程改革互不相關,缺乏對國際化課程體系的深度了解,教學質量大多未達到國際化水准。

“一帶一路”倡議打開了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新局面,在提升東部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中西部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如何保証推進對外合作項目所需的外向型人力資源和創新人才快速跟進,怎樣建立人力資源和人才聚集的長效機制,怎樣推進不同地區的教育向各種國際化人才培養需求方向轉型……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深層改革的新課題。

“雖然這裡只是5名學生的小課堂,但他們背后可能是5億人。”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作為巴基斯坦記者訪學項目的授課教師,人大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這樣闡述該項目的意義。

其實,在高等院校大力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同時,相關實踐同時也倒逼著高等院校的教育與國際接軌,自覺或不自覺地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然而,形成這樣的相互促進、良性循環並非易事,教育國際化必須面對國內經濟轉型升級以及對外拓展的雙重壓力,也需與教育結構、學校布局、人才培養計劃等密切聯動。在此基礎上,破除教育模式同質化難題,推進區域教育人才培養特色化建設,加強實用人才培養和勞動者專業技能培訓,或許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著力點。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22日 17 版)

(責編:虞韞菡(實習生)、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