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啟動學術與實踐育人的開學密碼

2017年09月25日09:24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啟動學術與實踐育人的開學密碼

編者按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教育的藝術重在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求知欲,使“學”成為一種自覺、主動及獨立行為﹔而在現代教育理論中,變“學會”為“會學”為教學之重要內涵。由此可見,學生敏而好學與教學設計息息相關。本期聚焦“開學第一課”,於學之初,重視激發學生學之欲為重。

浙江大學

80歲院士堅守育新生初心15年

“一個優秀的人才需要有哪些綜合素質?學啥會啥、干啥像啥的真本事,打不倒、累不壞、壓不垮的健全體魄……”

這是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院名譽院長巴德年,為該院近450名2017級新生上的“第一堂課”,這也是他站在這方講台上的第15個秋天,“要讓新生認可所學專業,就要見好與他們的‘第一面’。”

巴德年院士的“開講”,總會伴著他自己精心准備的PPT,15年來都不重樣,雖然沒有花哨的形式,但圍繞的均是醫學與人才培養的永恆話題。

醫生給患者做完手術,是留下一個大大的疤痕還是幾乎讓人看不到傷口?巴德年告訴新生,這就需要洞悉醫學的本質——展現科學之真、人文之善、藝術之美,“大家的手以后不僅是醫生的手,更是藝術家的手。”

巴德年院士作為許多國家醫療政策的制定者,會用大量數據闡述國家在健康領域的戰略部署,讓學生在宏觀上對自己的未來與祖國的發展有更深刻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大目標。巴德年院士說:“大健康領域內有巨大的發展方向,隻要努力都可以成為拔尖者。”

互動,是巴德年院士“第一堂課”的必選環節,了解新生的所思所想后,他還公布自己的聯系方式,希望學生與他分享在大學的喜怒哀樂。除此之外,今年互動還擴大了范圍,6名教師代表從課程、實驗、科研、實習等方面分享了“老師眼中的大學時光”。

而剛剛入校不久的幾名新生不僅參與到“第一堂課”中,還聯袂出演情景劇以契合醫學生的劇情調動氣氛,引導新生規劃大學生涯。該校醫學試驗班新生胡屹杰說:“巴院士勉勵我們應成為‘多能干細胞’式的人,無論在何領域都能有所成就,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

大連理工大學

1949級校友寄語“又紅又專 全面發展”

“紅是方向,專是本領。又紅又專,就是既要始終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堅守高尚的道德品質,又要刻苦學習,掌握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知識和技能。”這句深刻的闡釋在化環生學部790名本科新生和843名研究生新生心中留下了烙印。

日前,大連理工大學化工與環境生命學部舉行“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系列新生入學教育首場報告會,現年87歲高齡的該校首屆畢業生、1949級化機專業校友、光明日報社原副總編輯魯諄為全體新生做了《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主題報告。

報告中,魯諄與新生共同回憶了自己68年前歷經坎坷艱辛的求學歷程,並就大工的紅色基因優勢做了深入闡釋,他認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隨著學校誕生而誕生,源遠流長﹔二是貫穿在辦學方向上,堅持不懈地提高教學質量﹔三是集中體現在把學生培養成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建設人才上。

魯諄還對“又紅又專”進行了深入地解讀:隻有堅持不懈地朝著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方向前進,才能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光榮歷史使命。講座結束后,魯諄以一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墨寶寄語全體新生。

新生程凱鋒表示,作為一名剛剛步入大學的新生,將以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作為行動指引,以大工的紅色基因為指針,敦促自己奮斗不輟、拼搏求實。

景德鎮陶瓷大學

校友支教電影成開學“第一課”

“通過觀影,感人的校友支教故事激蕩我心,我深切感受到了什麼是責任擔當,什麼是大愛無聲。”2017級新生孟金磊如是說。

景德鎮陶瓷大學2017級新生第一課,是集中觀看以該校1996級校友戴鈺支教故事為原型的電影《山那邊有匹馬》,不少新生被電影主人公艾美老師幫助當地少年尋馬的故事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1996年,戴鈺來到景德鎮陶瓷大學求學,在校期間,她曾擔任播音員和舞蹈隊隊長。2000年大學畢業后,她回到家鄉,成為深圳市美術學校的一名教師。2004年,她代表深圳羅湖區到貴州省長順縣支教,黔南日報記者山峰在採訪她時,被她的支教故事和志願服務精神感動,創作了小說《騎士少年的歌聲》。2016年,改編自小說《騎士少年的歌聲》的電影《山那邊有匹馬》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引起廣泛關注。

電影《山那邊有匹馬》將鏡頭聚焦於貴州的水族村落,講述了深圳支教志願者艾美不顧一切幫助水族少年潘攀尋找愛馬,重燃生命希望的故事。影片通過當地的風俗人情、自然景觀和社會現象,呼喚社會關注留守兒童。

“《山那邊有匹馬》是景德鎮陶瓷大學大學生思政工作的珍貴資源,我們將其作為新生入學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新生以校友戴鈺為榜樣,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幫助他人、傳播愛心和精神文明的同時,提高社會實踐能力、讓靈魂在奉獻中升華。”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吳本榮說。

青島農業大學

畢業生變身導師“走心”開講

對還不到30歲的陳曉燕來說,受聘母校校園導師,並成為學院2017級新生開學第一課的主講人,這是她畢業后母校獎給她的一份“厚禮”。

在今年的新生入學教育上,青島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虹文講堂”開講,讓新生驚訝的是,原本期待的是白發蒼蒼的老教授,沒想到走上台的,是兩位顏值極高的青年學長學姐。

陳曉燕身材修長,干淨利索,畢業7年的她如今是山東有點牛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與她同時登台的安玉帥也是該校畢業生,目前是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師資處項目工作人員。

現場,兩位年輕卻職業發展良好的校友向新生分享讀書、工作以及創業經驗,其中故事洋溢著青春風採和創新創業激情,令台下新生動容。

新生第一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開學季,各高校都在精心為新生准備豐盛而又對胃口的精神大餐,其中不乏院士、專家和社會名流。而青島農業大學人文學院為什麼會選擇兩位畢業生開講?

原來,這與該學院近年來開放辦學的思路密切相關。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張勝芳表示,組建校外導師隊伍,吸納社會優質力量辦學,是學院領導班子達成的共識。學院為此組建了有30位社會成功人士的校外導師庫,並聘請為校外導師。

“如何充分發揮導師力量引領學生,教育時機很關鍵。”張勝芳認為,“榜樣對人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一個重要但卻常常被忽視的因素是我們距離榜樣到底有遠。”

在張勝芳看來,學院邀請知名人士上“第一堂課”,對新生而言,會有強烈的距離感,其會因目標太遙遠而不知道如何去追逐。“陳曉燕、安玉帥在校期間經歷豐富,目標篤定,對專業學習有獨到見解,他們對學生步入社會也有最真誠的提醒和建議,就職業生涯中的選擇和判斷,也能激發最真實並貼近時代需求的思想。”(通訊員 柯溢能 張平媛 周維維 李明文)

(責編:王鬆(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