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給學漢語插上科技的翅膀

趙曉霞
2017年09月22日08: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給學漢語插上科技的翅膀

語博會上展示的計算機自動作詩系統

機器自動作詩、方便練字學習的“寫字先生”……首屆中國北京國際語言文化博覽會上,學習漢語的科技成果吸引了不少來華留學生駐足,也引起了歐洲漢語教學協會會長、著名漢學家白樂桑的興趣。他停在了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展台前,看工作人員演示“九歌”計算機古詩創作系統。在計算機界面的搜索框中輸入“樂桑先生”,以“五言”和“藏頭詩”為條件限制,用鼠標點擊“作詩”,一首詩便生成了—— “樂事有簞瓢,桑麻亦自朝。先天圖畫裡,生謝白雲遙”。

“如果關鍵詞換成一二三四呢?”白樂桑問。

問答之間,一首五言藏頭詩便又出現在屏幕上。

現代科技助力漢語學習

據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九歌”是該中心特聘研究員、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孫茂鬆教授帶領和指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推出的計算機自動作詩系統。讓計算機自動“創作”出堪與古詩媲美的詩歌,極具挑戰。研究團隊的“初心”是通過對該問題的研究,檢驗現有神經網絡深度學習主流模型的能力並持續改進模型。“計算機作詩相關研究成果,將有利於互聯網時代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光大,比如可以進一步設計成能隨時隨地輔導廣大人群習作古詩的虛擬助教。”這是該研究團隊為“計算機自動作詩系統”描繪的未來圖景。

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還帶來了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張勁鬆負責的項目——“漢語說”智能漢語語音教學系統。其針對的使用對象正是漢語普通話非母語學習者,具體功能是實時、高性能發音偏誤檢測﹔聲母、韻母、聲調多層級反饋﹔詞語、短句、對話等多種學習內容等。

就科技在漢語學習中的作用,白樂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用電腦輸入拉丁字母,顯示的是表意文字——漢字﹔當我們不知道一個漢字怎麼念,下載一個手機App,就能聽到它的發音……這都是現代科技的作用。從未來看,現代科技能促進漢語學習者的獨立學習,增加其接觸漢語的時間,這在從前是不能想象的。但是不要忘記,教學的核心形式還是老師教。”

“坐在家裡也可以學漢語”

“以前要來中國才能學漢語,現在坐在家裡就可以練習了。”這是一位來自北京語言大學的巴基斯坦留學生的感受。

此次博覽會上亮相的一些科技成果正是基於“讓學中文變得更方便”的目標。

中國語言智能研究中心帶來的“漢語作文智能批改”系統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交互式的作文自動批改和反饋開放平台, 讓中文學習者、老師在線使用作文自動批改功能,輔助作文批改與寫作。

據中國語言智能研究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該系統面向中小學生、海外中文學習者和語文教師,基於“打分、評級、糾錯、范例”4大功能,堅持“規則+統計”,從語料庫中挖掘打分細則、評級參數、偏誤規則、常用范式,使得作文批改更客觀、更科學、更具理據性。“目前已初步適用於華裔學生作文批改。”

以幫助中文學習者隨時隨地學中文的智慧中文平台“一呀漢語”,則聚焦於在線漢語教材。其教材體系從漢語零基礎到超高級,共19個級別,包括實用漢語和商務漢語,每個級別5至6個單元,每個單元4課。值得一提的是,每課的“最終任務(Final Task)”部分,借用語音識別等技術手段,實現了人機語音對話,“以解決海外學習者缺乏漢語語言環境和啞巴漢語的困境。”

漢字書寫與科技碰撞

對漢語學習者來說,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漢字書寫是重要一環。在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當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興起、突飛猛進的背景下,語言與科技碰撞交融,涌現了一批新的科技成果,與漢字書寫相關的科技成果也在本屆語博會上亮相。

從事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技術研究和開發工作的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荀恩東的項目——漢字字形計算系統(幫助學生書寫漢字)以學習漢字書寫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數字媒體處理、模式識別、機器學習等信息技術,對漢字書寫正確性和規范性的自動評測進行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方面的研究。其目標是實現計算機輔助的、無人值守的漢字書寫教學和評測。

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推出的手機客戶端軟件——“寫字先生”,關注的則是用戶的手寫樂趣。軟件提供了專門的練字模塊,以幫助用戶掌握屏幕手寫技巧,提高漢字書寫水平。通過該軟件,人人可以臨摹,人人可以出字帖,同時可以在社交網絡上分享,滿足了移動互聯網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責編:吳思旻(實習生)、申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