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退學”並非洪水猛獸

董可馨
2017年09月18日08: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退學”並非洪水猛獸

背起行囊赴海外留學,學有所成、順利畢業是海外學子的通常模式,但也有個別學子在留學期間中斷學業選擇退學。說到退學,也許不少人對此持“負面”看法。但事實是什麼樣的?

其實,退學是學校和學生雙方的事,將退學的板子隻打在學生身上的看法並不客觀。對退學的中國留學生來說,究竟原因有哪些呢?

重新思考人生選擇

選擇出國求學的大多數留學生對海外的生活和教育抱有美好的期待與憧憬,但如果沒有審慎的思考和清晰的判斷,結果可能和自己的期望有很大的距離。

劉垚(化名)從7年級開始在國際學校讀書,這也讓她擁有超強的適應力。本科時她赴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讀市場營銷,但就讀期間她選擇了退學,其原因既不是孤獨,也不是成績不好,而是希望能重新選擇。

她回憶說:“從大二第一學期開始,我發現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我去問身邊的小伙伴,有的人的答案也和我的相似:父母的選擇。我開始覺得自己一直都在為了考試而學習,這其實在浪費我的時間和父母的金錢。為什麼不能先工作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然后再去考慮學什麼呢?當時大二班上有一個中年人,我了解到他便是先工作,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知識短板后,再來上學彌補。受到他的啟發,我決定退學,先了解自己到底想學什麼再去上學,不想只是為了那張文憑去讀書。”

正在美國羅格斯大學讀碩士的力俐身邊也有因不滿意自己的專業而選擇退學重新申請的同學。“我有一個同學在國外讀大學,因為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就稀裡糊涂地申請了比較熱門的商科。結果讀了之后才發現不喜歡,又退學重新去讀藝術史。”

放棄不適合自己的路

對於剛剛走出國門的學子,陌生環境下,壓力無處不在。李青(化名)本科時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讀書,因為始終無法融入異國的環境,最后主動放棄了學業,回到國內。她回憶自己當時的狀況:“我在國外時最深刻的體會就是沒有朋友。我接觸和認識的大部分人是美國人,彼此文化差異很大,溝通交流存在障礙。我不想用父母的血汗錢隻換來一紙文憑,更不想在國外繼續消沉,最后我決定退學回國。以后的路還很長,一步一步來,是金子總會發光。”

正如一位選擇退學的學子所說的:“挺感謝當時作出退學決定的自己。並非做所有事都要堅持,年輕時就要勇於改變。不必非要按部就班沿著某條路一直走下去,主動放棄不適合自己的路,亦是一種寶貴的能力。”

莫讓自己陷入“被退學”

國外高校教育體系大學階段對學生要求嚴格,因課業壓力的繁重退學的學生確實有。林雲(化名)本科時曾在英國學習建筑,他談到,自己身邊就有學生因為無法承受學業的重壓而退學。“我們學校比較嚴格。第一年班上同學大約100人,第二年就有學生退學,第三年又有學生退學。”

但對留學生來說,要避免因自己主觀不努力、考試作弊等而陷入“被退學”。

劉佳暢(化名)在日本讀書時挂了兩科,需要重考,可是在准備重考期間卻迷上了游戲。“重修過程中,我迷上了游戲。作為一個從小學到高中不玩游戲的男生,我幾乎無法抗拒這個時候爆發的游戲癮,再加上我當時輕視重修的學科,覺得通過期末突擊復習就可以沖回來,但結果是我沒能及格。當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已經幾乎無法挽救了,隻有兩個選擇:要麼回國,要麼看能不能找個社區大學。”

無論以何種理由退學,一旦遇到,就需要積極面對。如果能借機重新審視自己,化被動為主動,或許可以開拓出新的路。

(責編:吳思旻(實習生)、申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