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六院士堅守二十年同上一門課

2017年08月10日08:3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六院士同上一門課

  寧津生院士在課余時間與本科生交流。資料照片

  張祖勛院士在講授“測繪學概論”。資料照片

  20年前,武漢大學由6位院士聯合推出面向大一新生的基礎課“測繪學概論”。這門課年年講年年新,選課和旁聽生已擴大到校外。名師站得高、看得遠,注重教書育人相結合,善於發現和調動學生的潛能。6位院士的堅守,為高校人才培養樹立了典范。

  課堂如水,大魚前導,小魚尾隨

  “寧老師,祝您生日快樂健康長壽!”每年9月,寧津生院士的生日都是在課堂上度過的。伴隨武漢大學“測繪學概論”這門專業基礎課的開設,他從64歲到84歲,20年來,每個生日都會收到學生的鮮花和祝福。

  “這門課最初是為了挽留想轉專業的學生。”寧津生介紹,20世紀90年代,測繪學科及行業長期不被社會所了解,不少新生要求轉專業。

  1996年,寧津生提議“院士同上一門專業基礎課”,給新生們講講測繪遙感對中國現代化意味著什麼、學生能學什麼、以后要干什麼。這個提議得到李德仁等院士的積極響應。1997年9月,“測繪學概論”正式開課。20年來,授課人員雖有所變動,但每年都有多位院士和知名專家參與其中。現在,教學團隊中僅院士就有寧津生、李德仁、陳俊勇、劉經南、張祖勛、龔健雅6位。

  “這樣上課后,要求轉專業的學生大大減少,每年還有一些學生要求轉入測繪專業。”在談到影響時,寧津生顯得很興奮。1997年聽課學生為600人,現在每年超過1000人,上課需要動用全校最大的教室、一周講3次。后來在武大,這門課也被稱為測繪的“院士課”。

  測繪專業2014級本科生張立賢說:“剛進武大測繪學院時,我還在對未來的迷茫和困惑中,一度動起了轉專業的念頭,6位院士的‘測繪學概論’改變了我的想法。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節課,寧院士的開場白鏗鏘有力:測繪——測天繪地,熱烈歡迎21世紀的未來測繪學棟梁!”寧院士從他的學習、生活、科研經歷講起,循序漸進引人入勝。張立賢不僅徹底被這門學科的陸海空寬領域應用、未來高新技術的廣闊發展前景所吸引,更被一輩輩測繪工作者對這門學科的執著和奉獻精神所感染。從那一刻起,將測繪作為人生事業的目標扎根在他的心裡。

  20年彈指一揮間,最年輕的院士龔健雅今年也已60歲。面對繁重的科研和管理工作,院士們從不怠慢這門已經講了無數次的基礎課,無論多忙,他們總是准時站在講台上。

  為本科生授課,對院士們來說是一種師承。6位院士早年求學時期,學校薈萃了全國測繪界的精英,夏堅白、王之卓等測繪先驅都親自為本科生講課,許多學生聽課后深深愛上了測繪專業。李德仁回憶,他的導師王之卓院士常常晚間去學生宿舍答疑,幫助學生消化課堂知識﹔冬天下雪路難走,便讓小女兒打手電筒陪著去﹔學生提出的問題,哪怕有的十分幼稚,他也總是耐心講解,循循善誘。

  “名師站得高、看得遠,注重對學生做人與做學問兩方面的教育,善於發現和調動學生的潛能,有利於人才的培養。”李德仁以自己的親身學習經歷,說明了名師對學生的影響。

  培養人才是使事業后繼有人的永恆課題。“院士課”是武大“人才培養為本,本科教育是根”辦學理念的闡釋,更凸顯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實踐,同時也為我國培養測繪人才提供了教學典范。

  2013年,武大“測繪學概論”被“移植”到同濟大學,寧津生為課程負責人,武大測繪領域的院士擔任主講教授。

  寧津生介紹,同濟大學的“測繪學概論”,要在吸引測繪工程專業新生學習的同時,輻射到土木工程、建筑學、城市規劃、海洋地質、交通工程、環境工程、地質工程、給排水工程、工程管理等專業,讓新生在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化測繪發展趨勢中種下跨學科思考的種子,培養主動解決復雜測繪問題的意識。

  “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寧津生常說。重力測量涉及數學、物理等,學生學起來感到很困難,但寧津生能深入淺出地講述這些高深枯燥的問題。“寧院士知識淵博,對地球重力場理論理解深刻,每個公式的推求、數據和圖片的來源等,他都解釋得清清楚楚,讓我們在吸取新知識的同時,領會到嚴謹的科學態度的重要性。”一名學生在課程網站上這樣留言。

  每年重新備課加入新內容、提前一刻鐘到達教室、專程從外地甚至國外趕回來講課……院士們重“言傳”更重“身教”,師德師風,就是一部生動的“活教材”。

  教育家梅貽琦先生曾就大學師生關系作過精彩闡述:“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院士與學生猶如“大魚與小魚”,課堂如水,大魚前導,小魚尾隨,以身示范,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武大從游圖”。

  家國情懷引導學生成長成才

  武大被譽為“世界測繪教育之都”,測繪學科進入了世界三強,在教育部歷次學科評估中穩居全國第一。

  自1956年創建以來,武大測繪學科走過了風雨兼程的61年歷程。6位院士親身經歷了新中國測繪行業從弱向強的發展轉變,親手推動中國測繪科學在國際上實現彎道超車。他們是科研報國的踐行者、測繪學科歷史的書寫者、中國測繪科學快速發展進步的推動者和見証者。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有關測繪專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測繪重點項目等很多都在武大,實驗室裡的測繪領軍科學家、長江學者等,他們的夢想幾乎都是從“測繪學概論”這門課開始的,一批批一代代武大測繪學生跟隨老師走上測繪科學事業發展之路。

  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長江學者、973首席科學家張良培回憶起老師李德仁的教誨:“李先生是我的博士生導師,他有兩個鮮明的特點影響著我的人生。第一,他對國家、學校、學科有非常強的使命感﹔第二,他對學生、青年學子有很強的責任感。所以,在科研和教學工作中,我處處以李先生為榜樣,以身作則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帶出了一支在國際上著名的遙感信息處理與應用團隊。”

  在“測繪學概論”課堂上,學生不僅學習專業知識,還能聆聽到院士們的愛國故事。

  武大測繪“院士群”中有幾對師徒院士,其中,王之卓、李德仁、龔健雅是“三代同堂”——王之卓是李德仁的導師,王之卓和李德仁是龔健雅的導師。師徒三人都曾赴海外留學,留學期間都表現優異,學成回國,報效祖國。三代院士的留學報國情,在武大乃至全國測繪界傳為佳話。

  龔健雅在丹麥、芬蘭留學時,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論文《面向對象GIS數據模型》為建立新一代GIS(地理信息系統)奠定了理論基礎。那時,李德仁常給他寫信,王之卓再三表明國內現在很需要人才。1990年10月,龔健雅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幾份優厚的工作機會,按期從丹麥回國,“國家培養了我們,我們就應該努力工作來回報祖國。生活條件只是身外之物,科學事業才是高於一切的”。

  武大測繪學生是幸運的,在校期間就能在大師們的科研團隊做研發和實踐。通過本科4年的學習,從學習最基礎的專業理論知識,到熟稔引領測繪科學發展的領軍人物,學生切身了解到6位院士的科研精神和成就。劉經南院士打破國外軟件的壟斷神話,在國內最早開展全球定位系統研究,為國產“北斗”作出杰出貢獻,打破了美國GPS定位系統雄霸天下的局面﹔李德仁專注GIS研究,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佔領曾由國外軟件一統天下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張祖勛花14年研制出全數字化自動測圖軟件,在與澳大利亞的公司談判時,堅持知識產權歸中方,並保留在亞洲地區(中東除外)的銷售權,目前產生經濟效益逾億元。

  對標世界強手,投身國家戰略需求。寧津生團隊創新性地解決了精密大地水准面確定的多項理論和技術難題,完成了從米級到亞厘米級三次精度提升,為我國現代高程基准建設提供完整的新技術體系和標准﹔陳俊勇推導的1980世界大地參考系全套參數計算公式,被國際上採用至今,這是中國人首次為大地測量提供數學基礎。他還主持建立了國家GPS網﹔龔健雅建立了我國地理信息服務標准體系,研發了國際上第一個面向對象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軟件,成為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的基礎軟件,對保障國家空間信息安全意義重大。

  “院士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卓越的工匠精神和赤誠的愛國情懷,生動地詮釋著愛國真諦。”這是測繪學院本科生龔宇的上課感受。在一次次課前暖場、課間笑談中,院士們的親身經歷如涓涓細流,潤澤學生心田,引領他們走進武大就樹立遠大理想,立下報國之志。

  院士絕活讓講台變成舞台

  枯燥的測繪概論課是怎樣變成學生最喜歡的“奢侈課”?院士們是怎樣使出自己的“絕活”讓講台變成吸引學生的魅力舞台?6位院士的課為什麼能讓學生像“追劇”一樣一節課不能落下?

  “每年八月一到,我的生物鐘就提醒自己,該為這門課做准備了。”李德仁說。

  院士們每年更新教案,緊跟學科發展前沿,將新理論、新技術,以及他們參與的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新進展等,充實到教學內容中,使學生了解到當前熱點和最新進展。

  院士上課會古板難懂嗎?聽過課的學生表示,每位院士都有自己的“絕活”,充滿獨特的個人魅力。

  從反映“兩彈一星”研發過程的電影切入,延展出逆向思維在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引申到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智能通信的移動終端、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發展等在生活中的實例,進而進行科學生動的專業知識講述……張祖勛的課往往很“好玩”,集趣味性與專業性於一體,注重對學生專業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

  把攝像機放到飛機上進行測量,會出現什麼問題?如果放到衛星上呢?隨著提問漸次深入,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課堂上很是熱鬧,李德仁順勢引入講課重點——攝影測量。課堂上他會不斷提問,引導學生想象和思考。“上課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並且從這個過程中發現人才。”

  “寧院士風度翩翩,平易隨和,我們喜歡叫他帥院士。他喜愛用電子潮品演繹測繪科學,我們愛玩的手機應用他都會,網絡新媒體是我們課上學習、課后交流的工具。”想起寧院士和學生們用微信交流的那些趣事,已是博士生的孫嘉很開心。

  作為一名工科學者,劉經南愛讀文史書,喜讀古詩文,善於用歷史故事結合專業講解知識點。他曾開玩笑說,自己把《紅樓夢》看了N遍,能准確指出書中部分詩文的用典和出處。在擔任武大校長期間,他希望武大學生能真正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統一起來。“如果一個大學沒有人文精神,就等於失去了靈魂。”他說。

  “陳俊勇院士對測繪學科宏觀上的把握使我們獲益匪淺,聽他的課總能學到教材上沒有的知識。他常介紹國際上測繪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並發表看法,提出可能的學科增長點,鼓勵我們勇於向交叉學科方向發展,因為在學科交叉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產生新學科的。”武漢珈和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冷偉認為,正是大一的“院士課”,給他和同學們插上了“科技造福人類”的翅膀。

  “院士授課絕不僅僅是一種外在形式,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院士們將自己內在做人品質和科學精神傳遞給學生。比如,如何為人、如何面對人生逆境等。這種傳遞就像科學之光,寄托和承載著社會文明的核心價值。”受益於院士課,即將成為一名青年教師的肖長江博士很是感慨。(記者 夏靜)

(責編:熊守朋(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