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7月科學流言榜:O型血最招蚊子?

2017年08月01日11:39 |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1日電(趙竹青)“o型血特別招蚊子”、“啤酒喝多了會長啤酒肚”、“吃反季蔬果有害健康”……隨著盛夏的到來,各種關於夏天的“傳說”又開始在網上“熱播”了。日前,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台共同發布“7月科學流言榜”,一一揭穿這些流言的真面目。

1. “啤酒肚”真是喝啤酒喝出來的嗎?

流言:很多人說啤酒肚肯定跟啤酒脫不了干系,因為啤酒是“液體面包”,喝多了就會造成啤酒肚。

真相:啤酒肚是一個比喻性的名詞,真正的成因是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而且同樣重量的啤酒也遠遠不如面包熱量高。

真正的啤酒肚是肚子上堆積了很多脂肪,脂肪的堆積來源於過量的能量,即使不喝啤酒而身體脂肪堆積較多的女性同志,腹部也會十分肥大。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釀酒工程發展部教授級高工李紅說:“能量過剩來源於兩個方面,第一是能量攝入太多,第二是能量消耗太少。能量過剩后以脂肪形式存在,容易在腹部堆積。所以說,跟啤酒有沒有關系?應該說沒有直接和必然的關系,而真正有相關性的是消費食品的方式和生活方式。”

德國聯邦營養醫學會有研究顯示,“啤酒肚”與男性的遺傳基因有關,就像女性肥胖從臀部開始一般,男性的脂肪大多數貯存於腹部。研究者發現,好飲啤酒者出現啤酒肚乃至肥胖的幾率,並不比不喝啤酒的人高,雖然啤酒算不上減肥飲料,但也並非造成飲酒者超重的原因。如果排除如運動及教育等因素,常常喝啤酒的人與那些不喝或極少喝的人相比,腰圍並不會更粗,體重也不會更重。

2. O型血最招蚊子?

流言:夏季到來,蚊虫叮咬讓很多人苦不堪言。許多傳言稱o型血比較甜而且香,所以o型血特別招蚊子。

真相:蚊子偵測和定位目標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熱量、揮發性化學物質等因素。它能分辨出人體細胞活動所產生的某些分子,隻要你在呼吸、出汗或是散發熱量,你的溫度,你釋放出的水蒸氣、二氧化碳,你汗液中的丙酮、辛烯醇、乳酸等化學物質,都在誘惑著蚊子,讓它們循著蹤跡找到你。

那麼血型與蚊子到底有沒有關系?各國的科學家和媒體都做過大量的實驗,目前的結論証明,沒有直接關系。

至於“血甜更招蚊子”一說,根據目前的研究結論,並未發現這兩點有什麼直接聯系。如果想從驗血報告找相關,不妨留意一下體檢報告常規檢查中,血液檢測一欄內有一個叫“嗜酸性粒細胞”的項目,此項偏高者更投蚊子所好。

3. 真的有“打針西瓜”?

流言:一個大興朋友告訴我,現在瓜農都往西瓜打藥,長得快好賣錢,還有就是南瓜秧上嫁接,他們自己從來不吃!“打針西瓜”注射的是禁用食品添加劑——甜蜜素和胭脂紅!可能會破壞肝臟、腎臟,影響兒童智力發育!打過針的西瓜瓤呈紅色,汁液也很“豐富”。

真相:針對流言,深圳檢驗檢疫局對轄區6家西瓜企業、加工廠進行了突擊檢查后抽樣送檢,都沒有檢測出糖精鈉、人工色素和紅藥水(汞溴紅)等成分。甚至有專家進行注射實驗,結果証明,打針后的西瓜果肉顏色不均勻,而且由於針孔處容易感染細菌,造成西瓜易腐爛,並不利於銷售。

至於注入甜蜜素和胭脂紅,道理也是類似,按照植物學原理,植物隻有在活體情況下,才能吸收水分和營養,而且需要借助植物的運輸系統組織,而瓜苗的維管束十分細小,想要把液體注射進去,難受可想而知。即使注射成功,也得植物自身吸收轉化才能變甜,然而,這兩種物質是無法被瓜苗正常吸收的。

並且,打針之后,西瓜上的針孔很明顯,汁水會從針孔中溢出,注射部位的瓜瓤顏色也會加深,這些現象都非常明顯,商家如果真的這麼做的話是很容易被識破的。

無論是在西瓜生長中還是採收后,對西瓜果實進行注射液體物質,它都不可能吸收。植物隻有通過維管束組織才能吸收水分與營養,強行注入到果實中,注入物會在微小組織內積累,並且破壞西瓜瓤組織特性,絕不可能像微博上那般:紅色的西瓜瓤和豐富的汁液。這也有實驗為証,無論針孔大小,注射過的西瓜,存放兩三個小時后,針孔外圈都會開始泛黑,很容易發現。如此賣相,擺出來也無人問津,無法贏利,這樣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怎麼會有人做呢?

4. 夏練三伏汗要出透?

流言:“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不少中老年人運動的口頭語,尤其是在伏天,大道上、公園裡隨處可以看見暴走到大汗淋漓的中老年人。他們表示,很多養生提醒裡都說了:“讓汗出透了才舒服,才能達到健身效果。”

真相:專家提醒,健身不能盲目追求運動快感,特別在夏季出汗多、消耗大的狀況下,健身者更要注意把握運動的度,以免消耗過多,對人的某些機能產生損傷。

夏季要適當出汗,但並非要運動到大汗淋漓才好,事實上,這樣很容易造成身體脫水。同時,夏季運動后人的體溫明顯升高,加上高溫天氣影響,很容易中暑,所以一般人應避免進行極限運動和無氧運動,最好採用有氧勻速運動,心率控制在小運動量區域,即120次/每分鐘左右即可。中老年人還應該慢一些,因為中老年人如果盛夏過度運動,出汗多會導致血液黏稠,再加上天氣炎熱,很可能沒健好身,反而導致心臟病、腦梗的發生。

夏季長時間在陽光下運動,會加劇體內水鹽代謝紊亂。因此運動前、中、后均應該喝些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大約每半小時喝50∼100毫升左右。

此外,夏季運動比較適宜選擇早晨或傍晚,地點選擇在有遮陽的地方。運動持續時間不宜過長,以30分鐘到1小時為宜,可根據個人體質和運動強度適當調節。

5. 寶寶吃鹽會喪命?

流言:最近有消息稱,“一位母親聽取鄰居的建議,在粥裡加了鹽,沒想到竟然斷送八個月孩子的性命。”

真相:鹽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嬰幼兒來說,少鹽是總原則。

之所以要少鹽,一個是因為生理限制。人體內的鹽主要由腎臟代謝,90%以上進入尿液,其余的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因為嬰幼兒腎臟發育並不完全,所以,攝入過量鹽分很可能加重腎臟負擔、導致代謝異常、引起水腫等。當然,不可能立刻喪命那麼夸張。

少鹽的主要原因還是長遠考慮。高血壓的發生和高鹽飲食密切相關,而要想降低成年人的鹽攝入量,必須從控制嬰幼兒的口味開始。嬰幼兒的味覺系統尚處於發育過程中,對調味品非常敏感。過多的食鹽不僅可能長遠影響其飲食習慣,還可能引起拒食。

也就是說,不是“一歲以內嬰兒不能吃鹽”,而是,遵循少鹽的總原則,既不需要給嬰兒額外添加鹽分,又要擦亮眼睛,注意查看輔食的配方表,合理調配嬰兒的食譜。

6. 人造奶油等於反式脂肪酸?

流言:人造奶油主要是從食用油脂當中提取出來加工而成的,所以人造奶油中含有較多的油脂,尤其是反式脂肪酸。大量的食用反式脂肪酸會影響人體的記憶力,對於青少年們來說,就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反式脂肪酸長期過量積累,還會誘發哮喘、腫瘤、糖尿病等嚴重疾病。

真相:關於“反式脂肪酸存在健康風險”的說法一直廣為流傳,日前,中國食品辟謠聯盟聯合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公開針對這一傳聞辟謠。食品辟謠聯盟聲明: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等烘焙食品原料並不等於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的說法也尚無定論。

據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朱念琳介紹,反式脂肪酸一直都被視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焙烤食品中的原料——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也經常被貼上反式脂肪酸的標簽,給行業造成了不良影響。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曹雁平教授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已經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如果消費者需要,完全可以把反式脂肪酸去掉,但會影響食品的口味。

據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介紹,除加工食品外,反式脂肪廣泛存在於牛羊肉、脂肪、牛奶等天然食品中,根據2013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報告,我國人均每天攝入反式脂肪為0.39克,供能比為0.16%,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小於1%),也明顯低於其他國家和地區。

不過,為控制反式脂肪酸攝入量,食品辟謠聯盟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包裝食品時要多留意標簽上的營養成分表,可以選擇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含量較低的食品,尤其是嬰幼兒食品要選擇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此外,要控制烹飪過程中植物油的使用量,不要為避免反式脂肪酸而大量攝入動物脂肪,同時避免油溫過高和反復煎炒烹炸。

7. 豆制品誘發乳腺癌?

流言:機體雌激素水平絕對或相對增高、孕激素水平降低造成的乳腺結構紊亂可誘發乳腺小葉增生,而大豆及豆制品中含有的植物化學物——大豆異黃酮等成分被譽為“植物雌激素”,因此豆制品會加重乳腺增生,甚至誘發乳腺癌。

真相:黃豆中的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很多人擔心它會誘發乳腺癌。

其實,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樣的。研究發現,植物雌激素對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雙向調節作用。

研究表明,食用大豆制品不但不會因此患上乳腺癌,反而能降低其發生風險。

8. 吃反季節蔬果危害健康?

流言:一則講述“反季節果蔬危害”的貼子在網上熱傳。這則貼子言之鑿鑿地稱,反季節果蔬的種植過程,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安全。農民種植時為了達到高產和穩產,往往會過量使用高毒農藥和催熟激素。

真相:很多人會說,反季水果都是用了很多農藥之類的化學物,所以有毒、不能吃。其實,即使是應季的水果,在種植過程中也會使用農藥,存在農藥殘留是正常的,而且“存在”並不等於“超標”或者“過量”,也不能說明吃了反季節水果會對身體有損害。而且,一般水果隻要是規范種植的,農藥殘留都不超標,正常食用就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還有說法認為,反季水果需要用植物激素來“催生”,吃了會讓人性早熟。其實不論是反季水果,還是應季水果,在現代種植過程中都會用到一定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植物激素。除此之外,所有的水果也都天然含有一定量的植物激素。不過,植物激素的效力一般都很低,而且,它們跟人體激素的分子結構和作用機理都不一樣,並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擔心使人性早熟也只是杞人憂天。另外,植物激素有很強的自限性,正常種植過程農戶也不會多加,不然會適得其反。

對反季水果,人們還存在另外一個擔心,就是認為反季水果的營養差。

反季水果與應季水果的營養價值的確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不過,這些差異並不意味著它們沒有營養,更不意味著它們有害。考慮到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沒有水果吃,人體健康受的影響可能更大,從營養供應角度看,吃水果的作用也比不吃要好得多。比如,冬天吃反季的葡萄,也遠遠比“沒有葡萄吃”要好。

總的來說,反季果蔬其實沒有什麼不好,相比沒有果蔬的冬天,反季水果對人們營養的獲取和補充,尤其是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9. “過午不食”有助減肥?

流言:“過午不食”大概意思是“正午”(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以后,直到次日黎明,都不再進食了。在很多減肥人士心中,“過午不食”看成“減肥良方”。甚至有人當它是“養生秘法”,並多年堅持。

真相:人如果長時間處於空腹狀態,那麼身體就會出現一些異常反應——調節體重的兩種激素含量將大幅度偏離正常值:

能夠增長食欲、刺激飢餓感、加速胃排空及胃酸分泌的腦腸肽會急速增加﹔能夠降低食欲、抑制脂肪細胞合成的瘦素則會大幅減少。如果這樣,人在過午不食后不僅不會瘦,反而會更容易胖。

相比不吃晚飯來說,吃對晚飯更有助健康。最好在5點至7點間吃晚餐,並盡量保持規律﹔晚飯要吃得清淡些,可以適當吃些肌纖維短、好消化的瘦肉或蛋類﹔多吃些蔬菜和粗糧。

和古人相比,現代人夜間活動量大,常常到凌晨才睡覺,如果不吃晚飯,甚至斷食,會使身體缺乏能量,而且人體胃中存在胃酸,如果長時間不進食,可能會導致胃酸對胃黏膜造成損害,久之就會出現潰瘍等疾病。如果當潰瘍沒有及時被發現,很可能會出現消化道出血、潰瘍穿孔等更嚴重的疾病。

“過午不食”並不適合每一個人。認真把握好飲食的節奏和習慣,才能在健康的前提下實現自己對好身材的追求。過午要吃,而且還要高質量地吃,這才正確的養生方式。

(責編:申寧、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