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4年后 “中國制造”人才缺口有多大

朱建芸 黃怡 朱娟娟
2016年08月29日07:3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4年后 “中國制造”人才缺口有多大

 

  “人才為本”是“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五大基本方針之一。然而,一個現實是,目前國內大學教育注重理論,相對忽視實踐。

  在前不久結束的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以及中國系統仿真學會聯合主辦的工業教育領域頂尖賽事——2016“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的決賽上,不少與會專家再一次提及這個老話題。

  一份關於未來制造業的研究報告顯示,在中國,企業到2020年將需要1.4億高級技能人才,缺口將達約2200萬人。

  一方面是產學間的斷層,另一方面,是巨大的人才缺口。這些專家表示:“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為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發展創造了發展良機,這對人才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教育與產業之間的鴻溝有待進一步彌補。

  中國系統仿真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北京化工大學教師張貝克以自動化專業為例,學生雖能熟記變頻原理,但對變頻器究竟如何在工業項目中應用卻知之甚少。

  “這就好比學烹飪的人卻沒握過菜刀。如果教學只是紙上談兵,學生將永遠無法成為產業需要的人才。”張貝克說。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工廠集團工廠自動化部副總經理李勁鬆也有同樣的感受:剛進入西門子公司工作時,第一次現場調試機器,“那感覺完全是膽戰心驚”。李勁鬆坦陳,在此之前,很多東西都沒動手做過,哪怕是在電櫃接線,都是入職后在現場學習的。

  這個老問題多年來都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后來,李勁鬆親自面試招聘過100多名工程師,國內一些學生“還是普遍存在理論知識過關、動手能力欠缺的問題”。

  不僅如此,不少工程教育的學生還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有些迷茫。張貝克去一所大學宣講這個大賽。一名自動化專業的學生當眾表示:自己對今后職業走向感到迷茫,曾一度以為,畢業后隻能去“修自行車”。

  為了彌補“課堂與產業之間存在的差距”,張貝克曾與同事嘗試寫過一本“另類”教材。超過600頁的書中,鍋爐化身卡通人物“小鍋”,和小伙伴們一起將枯燥的過程控制技術講述得生動形象。學生們得以更輕鬆愉快地了解,繼而喜歡這門課程。

  產學間的斷層,讓企業不得不對人才的“再培養”煞費苦心,比如說,以研發工程師崗位為例,在有的公司,大學畢業生一般要經過12至18個月的“再培養”,才能合格上崗。

  張貝克卻並不滿足,“我們要做的,還遠遠不夠”——課堂與產業間的差距,無法僅憑教師單方面的努力來填補,也需要企業界在課程開發、教材編寫、實踐教學、教師培訓、學生競賽等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發揮更大作用。

  “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必定需要一個過程。”在李勁鬆看來,對高端工程人才的培養,需要教育界、企業界以及主管部門等共同、持續的努力。

  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就是其中的一個嘗試。這個已經舉辦了十屆的比賽,每年都提出產業界的通用難題,向全國學生“招標”。據大賽組委會介紹,學生們組織隊伍“應標”后,努力去解決問題。同時,大賽最大化地模擬了現實場景。學生不僅要根據創意做出原型機,還要將成果“移交”給 “甲方”——由大賽選出的一群完全沒有工科背景的志願者,讓他們明白自己的作品是如何使用和調試的。

  此外,據介紹,西門子已與院校合作在全國建成超過300個實驗室,合作開發了50多部面向工程人才培養的教材和課程。

  一位來自工業企業的人士認為,“對未來制造業來說,一名優秀人才不僅要掌握相關知識,熟練使用工具,還要具備抗壓能力等素養,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

  “中國面臨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型的歷史機遇,‘中國制造2025’已成為新的國家發展戰略。希望廣大學子努力學習,勇於實踐與創新,做適應‘中國制造2025’需要的高質量人才。”在大賽閉幕式上, 教育部原副部長、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証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啟迪說。

(責編:魏艷、趙竹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