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非遺課堂將設“督學”把關質量 避免教學流於形式

2016年04月29日08:5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非遺課堂將設“督學”把關質量

  老北京面塑傳承人楊帆的弟子劉震正為觀眾講解面塑技藝。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記者 李祥 通訊員 宋雲輝

  不用備課,帶著工具就來上課﹔沒有教學計劃,教到哪兒算哪兒……為了避免非物質文化遺產課堂教學流於形式,今后西城區將在非遺傳承課堂上配備“督學”,對授課教師的出勤、教案、效果等進行監督。

  昨天,西城區世紀傳承傳統文化協會成立,五十名傳統手工藝人成為協會第一批會員。他們中既有國家級非遺技藝的傳承人,也有掌握一技之長的普通藝人。協會將致力於動員全社會參與非遺傳承與保護,集保護傳統手工藝人權益、提升藝人的收入、制定技藝傳習標准、提升非遺進課堂教學質量、研究行業規劃等職能於一身,將成為傳統手工藝人和政府之間的重要聯絡組織。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可再生,一旦消失將是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近年來非遺保護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面對一些非遺項目瀕臨失傳的現狀,各地都先后利用學校開展地方傳統文化和非遺項目的保護與傳承,即非遺項目“進校園、進課堂、進鄉土教材”,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動、人人有項目”的校園文化建設新局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但同時,由於非遺課程大多是選修課,不計入學分或成績,任課教師甚至學校應付了事的現象屢見不鮮。某校一位選修了舞獅課程的學生告訴記者,任課教師對舞獅的很多動作並不糾正,只是進行了簡單示范,理論學習更少,學生們對舞獅的印象只是“新鮮”。

  然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舞獅並不是簡單的雜耍游戲。中央民族大學體育學院教授張延慶介紹,舞獅源於三國,盛於南北朝,是中國與西域之間文化交流的產物,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我國的舞獅分“北獅”和“南獅”,都各自有起源傳說。“在非遺傳承課堂上,一些必要的理論知識應該進行講解,讓學生建立起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為了提高非遺課堂的教學質量,世紀傳承傳統文化協會將在由政府主導的非遺課堂上,增加一名督導。“督導會對老師講課的情形進行評估、記錄,並監督老師的出勤情況。”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任課的非遺教師每學期將填寫一份四十多頁的工作手冊,其中包含《非遺項目進校園管理辦法》,規定“本手冊要在督導的監督下按實情填寫。”

  西城區進校園的非遺傳承人告訴記者,目前學校對課堂的管理確實更為規范了。“過去上課主要靠自覺,現在根據要求要寫學期教學計劃、考勤表。同時每階段都要有成績表、演出記錄、與家長溝通記錄等。”

  除了派出督導監督,協會還將在傳承人同意的基礎上協助編寫教材,對授課做文字、影像方面的記錄。“我們的監督和幫助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更有效地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非遺保護協會的成立,既是政府管理職能轉變的要求,也是西城區非遺保護事業發展的自身需求。”西城區文委非遺科科長徐曉輝介紹。西城區從2012年起開啟了“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兩大系列活動,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課堂、走進社區當老師,為孩子和社區居民普及非遺技藝。西城區還連續兩年舉辦非遺傳承人公開收徒活動。

  僅依靠政府的力量還遠遠不夠。據粗略估算,7成非遺項目的保護單位不屬於文化系統管轄范疇。比如,餐飲項目屬於行業協會管轄﹔中醫藥項目有些歸屬衛計委,有些分布在高校內……要摸清其底細,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管理並不容易。“因此需要社會組織參與,共同擔負起這一責任。”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外,協會還將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非遺傳承與保護,尤其在保護手工藝人權益、增加傳統藝人收入、制定傳習標准等方面進行探索,力爭成為傳統手工藝人和政府之間的重要聯絡組織。(李祥)

(責編:王藝錠、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