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農村娃求學,徘徊在錯配的教育資源裡

2016年03月02日09:04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農村娃求學,徘徊在錯配的教育資源裡

  據2月29日《中國青年報》報道,記者在河南安陽市滑縣發現,一些鄉村學校生源流失,許多農村小學孩子紛紛離開本地學校,想方設法進縣城學校讀書。

  這篇報道的標題是《村裡娃求學:城鄉兩徘徊》。這個“徘徊”不僅是說農村孩子進城讀書缺乏穩定保障,在農村和縣城之間來回折騰,同時也是對農村人群精神現狀的描述。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意味著精神家園的解體:舊的回不去,新的缺乏建設能力。

  採訪中,有村民對記者說:“在路上遇見送孩子去城裡上學的人,人家說話時腰板都直些。”記者發現,到縣城讀書,不僅是對教育水准的追求,還有面子的需要。那麼,沒有面子的,腰板直不起來的,除了沒有能力送孩子到縣城讀書的父母,還有誰呢?還有鄉村教師。

  兩年前從河南師大畢業回家鄉執教的張淑說,家長強迫學生轉學時,連招呼都不跟老師打。到縣城讀了一段時間覺得不合適,想轉回來時又跟老師說各種好話。多少年來,我們的印象是,在傳統鄉村裡,敬重老師和崇拜知識是一致的。現在兩者似乎分裂了:進城讀書,是追求知識質量,但對老師的尊敬,已經被功利態度所取代。難道以往的小說、電影對淳朴農村的描寫騙了我們?還是一些地方的農村真的變了?家長對老師的態度,已經影響到孩子。張淑老師敏感地感覺到了學生對老師的對抗心理。

  社科院社會學所李濤在四川省某縣的偏遠學校進行了三個月的駐村調查。他發現,在農村孩子心目中,他們的老師,是社會競爭中被淘汰的失敗者。他們不跟老師對著干,已經很客氣了。若干年來,不時有這樣的報道:某地從農村教師中選拔教師進城,補充城裡學校師資。優秀的、能干的或有關系的人競相進城,農村、農民不可能沒有被剝奪感,被拋棄感,同時他們也接受了這種價值觀:蔑視資源爭奪中的失敗者。

  但是,這部分農民在蔑視失敗者的同時,自己也不免遭受折騰。一方面,大量農村孩子進城讀書,打亂了城市教育的原有秩序,加劇了資源緊張。現有師資力量照顧不了那麼多孩子,於是有關部門出台政策規定,為阻止農村孩子進城讀書設置門檻。另一方面,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靠祖父母照顧,進城讀書,增加了老人照顧孩子的困難,造成了孩子親情缺失,精神緊張。

  所謂教育,在傳授知識和能力的同時,還要幫助受教育者形成建構人生態度,形成價值觀,安頓、安撫其精神的功能。但是,在一部分農村地區,教育中卻包含了如此尖銳和強烈的反教育因素﹔為了獲取一點知識,要付出認知失序、精神失准的代價!(戎國強)

(責編:王藝錠、林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