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未來卓越國際化人才:“多語種+”是趨勢

2016年03月02日08:43 | 來源:文匯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多語種+”人才培養需辟新途徑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提速,破解我國非通用語種人才的匱乏,已成當務之急。

  高端小語種人才的培養,並不容易。包括上海外國語大學在內,國內多所高校都遇到過這樣的窘境:大學承擔著巨大的人才培養成本,但是好不容易培養出的小語種人才,卻因各種原因而“中途改道”或流失。

  從今年9月開始,上外全新打造的卓越學院將迎來首屆新生。探索多語種人才的全新培養試驗,完全彈性學制、中外聯合培養……上外的目標很明確:為這批具有專業特長和學科潛質的學生度身打造“戰略培養制度”,讓他們盡快成為外語精英人才或專業領域精英人才。

  未來卓越國際化人才:“多語種+”是趨勢

  進入上外卓越學院的學生,基本都將接受英語以及第二門外語的學習,成為多語種人才。

  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曹德明介紹,上外當前正在推進“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培養機制,其中,“多語種”指的是學生要至少精通兩門以上第二語言,具有出色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則意味著互通互聯,要求學生在多語種的基礎上,打破專業學科壁壘,成為在某一領域的專精人才。

  上外卓越學院錄取的學生佔同屆本科生的5%,從人才培養方案看,極具個性特征。由於該學院每個學生選學的小語種不盡相同,相關語言專業在上外相應的語言學類專業完成,所以在一個隻有20人規模的班級裡,學生們都有專屬自己的課程表和學習計劃。

  曹德明直言,上外在開設卓越學院方面的探索,某種程度上可以視作該校在人才培養領域的轉型。他介紹說,建國后,我國外語高等教育可以從培養俄語單語種人才算起,上世紀50-70年代,國內的外國語院校紛紛開設英語、俄語、德語等外語專業的教學。上外最早單純培養俄語人才,后來開始培養多個語種的高層次外語人才。到改革開放后,單一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已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外語類院校於是開始探索培養外語復合型人才。到上世紀90年代,包括外語專業型、專業+外語型等復合型人才在就業市場受到歡迎。但進入本世紀后,伴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基於“多語種+”的區域國別通才以及專業領域精英越來越成為國家急需。

  上外卓越學院多語種高級翻譯實驗班今年的20個招生計劃,已通過面向全國16所外國語學校招生的保送生考試完成。

  “要順利完成卓越學院的課程,學生從入門開始就須具備較好的英語基礎,最好同時在一門小語種上有基礎。”按照上外相關負責人的看法,要達到這樣的招生要求,從目前高中人才培養情況來看,外國語中學顯然是首選。

  培養多語種人才,高校渴望獲更多政策支持

  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今年年初,上外明確提出,未來3年內再增加10門非通用語種專業或課程。很明顯,在小語種人才的培養源頭上,大學考慮“做加法”。

  可另一頭,發生在這所學校的一件小事也令人深思:去年,上外俄語系烏克蘭語專業兩位本科生畢業后本來打算去基輔留學深造,但礙於當時烏克蘭的緊張局勢,兩位學生的留學申請中途被迫停止,最后隻好前往俄羅斯留學。

  知情的老師感慨“實在太可惜”。烏克蘭語培養的學生人數極少,好不容易有個把有留學、研究意向的,后來還是轉道了。

  如何讓更多學術苗子按照預設的人才培養軌道,盡早進入相關行業和領域、承擔起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談及這一話題,姜智彬直言,培養多語種人才,高校渴望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通過優化課程,在實行彈性學制的基礎上,適當縮短修業年限。

  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輸送到各類國際組織的人才嚴重缺乏,分析其中原因,有時和高校的人才培養機制有關。目前,不少國際組織人才一般錄用的年齡要求在30歲上下,除了外語要求高,還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而我國高校培養的博士一般情況下畢業就27歲多了。

  在上外卓越學院,最優秀的學生有望用7年時間獲得博士學位,較傳統的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的博士生培養時間要短2年左右。這些時間如何“省”下來? 姜智彬說,以今年已經完成招生計劃的多語種高級翻譯實驗班為例,通過保送生選拔后,學生開始大學學習的時間提早半年。目前,上外已經為這批保送生布置了閱讀專業書單、慕課學習、撰寫讀書筆記等。待這批學生今年秋季入學后,成績優異者3年后可修完本科學分,繼而再通過上外與國外高校的聯合培養、完成碩士和博士階段的學習。

(責編:林露、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