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全面二孩”需破“兒科荒” 廣東多校計劃申報兒科專業

2016年02月25日08:39 | 來源:信息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今年不招,但准備申報兒科專業

圖片

2011年6月,廣州市婦女兒童醫院兒科急診外,一名父親抱著睡著的孩子排隊等待看病。(資料圖)

  昨日上午,國家衛計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透露:為適應“全面二孩”政策對兒科醫生的需求,教育部將兒科學專業化教育前移,力爭到2020年每省(區、市)至少有一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層次專業教育﹔此外,還將進一步擴大兒科醫學專業研究生招生規模,爭取到2020年達到在校生1萬人。記者獲悉,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等省內醫學院校均表示,由於招生專業和計劃需要審批,今年暫沒有新增兒科專業。但多所院校招辦負責人透露,計劃申報兒科專業。

  兒科專業有望

  恢復本科招生

  1998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調整時,將兒科專業作為調整專業,於1999年起停止招生。之后,我國兒科醫生的培養一度陷入困頓,行業人才供應不足。目前,我國僅有少數幾所醫學院在培養兒科醫學專業的本科生,每年在全國范圍內招生也僅幾百人。

  據悉,目前國家衛計委也正協調教育部恢復兒科學專業的本科招生,並將此列為2016年工作要點之一。這意味著,從1999年起停止招生的兒科學專業將有望在時隔17年后恢復本科招生。

  省內醫學院校:

  有申報兒科醫學專業的計劃

  中山大學招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山醫招生規模保持穩定,今年沒有新增專業。該負責人稱,高校一般在下半年申報明年的招生計劃,而且新增專業首先要申報教育部審批,通過后再申報招生計劃。因此今年招生暫沒有新增專業,但申報兒科專業的計劃還是有的。

  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招辦獲悉,該校今年總體招生計劃保持在1800人左右,跟去年持平,其中臨床醫學每年招生約500人。由於附屬醫院的床位數、實驗室、師資力量等條件的限制,臨床醫學專業無法增加招生人數。不過記者了解到,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多所省內醫科院校均准備申報兒科醫學專業。南方醫科大學教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社會需要這類人才,學校一定會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其表示,目前學校師資等方面相對成熟,能支持開設兒科專業的要求。

  醫院和醫學生:

  “規培”成兒科醫生培養攔路虎

  對於增加兒科專業,廣州市內一些婦兒專科醫院管理者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措施。“說明政府真的開始重視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龔四堂認為,這一舉措能長期為兒科醫生的來源提供保障。

  記者從醫學生群體了解到,他們認為需改變兒科醫生的收入,以吸引更多人報讀兒科專業。“現在讀醫畢業后,還得經歷兩三年的規范化培訓,最后當醫生收入卻不高,估計師弟師妹也不會選擇兒科方向了。”正在海珠區一家三甲醫院接受規范化培訓的小鄭表示。

  記者了解到,這一問題也是用人單位擔心的問題。受醫學生規范化培訓制度的影響,從明年開始招生並培養兒科醫生,到他們真正在臨床上發揮作用,需要11~12年。“像我們醫院不是規范化培訓單位,我們招的人要派到培訓醫療機構接受數年培訓。一來我們這沒人干活,二來培訓完了他們不一定願意回到我們單位。”荔灣區一家二級醫院表示,“我們希望的是在崗定期培訓,而不是離崗培訓。”

  觀點

  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陳運彬:

  要穩住力量

  還需提高待遇

  對於國家准備啟動大批培養兒科醫生的計劃,有醫院管理者表示擔憂。“當初就是兒科專業大批培養兒科醫生,一些學生受兒科專業的局限,轉其他臨床科室難,影響到報讀的積極性,最后才取消的。”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陳運彬表示,最后過剩的兒科醫生可能會更多地去基層醫療機構,或面臨轉其他科室困難等問題。

  談及廣州將依托廣州醫科大學等醫學院校增設兒科專業或委托高校“訂單式”定向培養兒科醫生的問題,陳運彬表示,更看好后一種方式。他認為,可先讓醫學生學臨床專業,然而醫療單位和衛生計生部門根據用人需求,向高校下“訂單”,讓醫學生在最后的學年制自由選擇兒科方向。

  陳運彬同時表示,要改善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穩住現有兒科隊伍,還得大力改善兒科醫生的執業環境,建立長期有效的制度,在待遇上體現兒科醫生的勞務價值。

  他山之石

  復旦擬單列

  兒科方向招生

  據悉,未來幾年內,復旦大學計劃將兒科學方向在學校招生計劃中單列,每年招生人數預計在30名左右。

  復旦上海醫學院自2015年開始在5年制臨床醫學專業設立“兒科學方向”。未來幾年內,計劃將臨床醫學專業(兒科學方向)在學校招生計劃中單列,每年招生人數預計達到30名。同時,還結合“5+3”(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和推進,將兒科醫學人才培養納入其中。(信息時報記者 韋英哲 張秀麗實習生 陳嘉麗)

(責編:王藝錠、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