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胡海岩:學習徐特立教育思想 建設人民滿意的大學

2015年08月31日09:22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 (趙英梓)北京理工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前身北京工業學院發源於1940年在延安成立的延安自然科學院,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是主要創建者。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岩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學習徐特立教育思想的體會和辦學實踐。以下為全文:

學習徐特立教育思想 建設人民滿意的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胡海岩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深切緬懷當年在延安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創建我黨第一所理工科高校——自然科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同志。徐老不僅是自然科學院的主要創建者,而且是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教育事業主要領導者。他在長期領導教育工作的實踐中,尤其在延安時期的工作實踐中,提出了許多重要教育思想。認真學習和領會徐特立教育思想,對於建設人民滿意的大學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深刻領會徐老的“三位一體”教育思想,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辦學特色

徐老早年就對教育的價值取向進行思考,在領導自然科學院期間,他以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群眾需要為價值取向,提出了教育、科技和經濟“三位一體”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科學教育與科學研究機關以方法和干部供給經濟建設機關,而經濟建設機關應該以物質供給研究和教育機關,‘三位一體’才是科學正常發育的園地”。徐老的這一思想不僅為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教育、科技和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在同時代的教育家中最早預示了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七十年來,世界范圍內高等教育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的產學研相結合和大學科技園區實踐,充分証明了這一思想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在徐老的“三位一體”教育思想指導下,自然科學院緊密圍繞陝甘寧邊區經濟發展需求,開展教學和研究工作。師生們勇於創新,因地制宜地進行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發現了適宜墾荒的南泥灣,發明了馬蘭草造紙、新方法制鹽等技術,為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建設和堅持抗戰做出重大貢獻,與舊中國其它大學形成鮮明對照。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圍繞國家重大需求開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創建起我國第一套完整的軍工專業和學科體系,培養了我國第一代國防工程師,創造了我國科技史上多個第一。

在新時期的辦學實踐中,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深刻領會徐老的“三位一體”教育思想內涵,在辦學指導思想中明確要“主動適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大力提升為工業化、信息化、國防現代化建設服務的能力”,在發展戰略上明確要“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通過國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設,學校全面提升了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例如,在此次閱兵的武器裝備方陣中,學校參與研制的數量和深度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學校大力提升產學研合作的規模和層次,在先進制造、新型材料、清潔能源、無線通信、生物技術等領域瞄准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以學科群、人才群和信息群對接產業群,培育高素質人才,產出高水平成果,並已成功地將先進的制導技術、導航技術、信號處理技術、電動車輛技術、綠色電池材料技術等轉向企業,形成了先進生產力。

2、深刻領會徐老的“德育為首”教育思想,堅持培育又紅又專人才的辦學特色

在徐老的教育思想體系中,德育為首是主線和靈魂。他特別強調,教育首先就是要塑造人。他倡導的德育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個性心理品質教育四個方面,是一個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整體。他的德育原則和方法可歸納為: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從實際出發,因人施教﹔嚴格要求,尊重人格﹔積極疏導,耐心說服﹔‘詩教’陶冶,情感揚抑﹔教書育人,滲透教學。在同時代的教育家中,徐老對德育的論述最為系統,實踐也最為豐富,成效也最為顯著。

在徐老的領導下,自然科學院以“培養既能通曉革命理論又懂得自然科學的專業人員”為辦學目標,堅持德育為首,並將德育貫穿於教學和實踐環節,為抗戰建國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領導干部和工程師,包括我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院士等杰出校友。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將培養“紅色國防工程師”作為育人目標,堅持德育為首、又紅又專,為國家培育了一大批國家棟梁,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預警機之父”王小謨院士等杰出校友。

在新時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黨委深刻領會徐老的“德育為首”教育思想,大力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學校培育了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毛二可院士及其創新團隊為代表的師德典范,大力弘揚該團隊在國防科技攻關中所展現出的愛國精神、科學精神、探索精神、團隊精神、先鋒精神。學校創造性地開展了“德育答辯”工作,並將其發展為從入學開題到畢業答辯首尾相連的全過程教育體系。中央領導同志曾多次對這項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要求向全國高校推廣。作為德育工作成效的直接體現,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於國家重點行業和艱苦行業的比例保持在60%以上,到總參系統、航天系統、兵器系統的畢業生數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穩定性給予高度評價。近年來,一批年輕校友成長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他們中有著名電子信息專家吳一戎院士、深圳市市長許勤等杰出校友。

3、深刻領會徐老的“實踐創新”教育思想,堅持通過實踐環節培育創新人才的辦學特色

在徐老的教育思想體系中,一個鮮明特點是崇尚創新,崇尚實踐、崇尚兩者之統一。他指出“我們處在困難的環境下,更需要更多的創造”,明確將教育的任務歸納為“接受遺產和創造新產”,倡導“培養敢於發揮其個性,有腦筋辨別是非,有主張、有試驗、有創造、有行動的青年”。他將“勞力與勞心並進,手腦並用”作為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徑。在同時代的教育家中,徐老對理論、實踐、創新三者間關系的論述最為豐富,並在最艱苦的條件下領導教育實踐,培育了一批優秀人才。

在徐老的領導下,自然科學院致力於培養“手腦並用”的新型科技人,教學計劃中有比較多的實踐環節,師生共同動手建設校舍,研制儀器,採集標本,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勇於自主創新的良好學風。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火箭、導彈、坦克、光電、雷達等軍工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實踐性環節佔有很高比重,培育了一屆屆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突出的國防工程師,實踐創新逐步成為辦學特色。

在新時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黨委深刻領會徐老的“實踐創新”教育思想,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教育教學中的實踐環節,通過實踐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對於本科生,學校通過加強實驗、實習、實訓三個環節,培養其實踐創新能力﹔特別是通過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和科技類社團建設、與企業共建科技創新基地等措施,營造濃厚的實踐創新氛圍。本科生積極踴躍參與全國性科技創新競賽,近年來獲獎人數持續增長。對於研究生,學校則在培養過程中通過“真刀真槍”的科研實戰和工程實踐,使其歷經磨難而提高創新能力。近年來,一批研究生成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高水平論文的作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的提出者。學校畢業生以富有實踐創新能力而受到社會各界歡迎,一批青年畢業生成功走出創新和創業之路。

4、深刻領會徐老的“學術互動”教育思想,堅持走理工並重、交叉融合的發展道路

在徐老的教育思想體系中,關於科學技術教育佔有相當比重。早在延安時期, 徐老率先指出“科學和技術是國力主要因素之一”,發表了《怎樣進行自然科學的研究》、《怎樣發展我們的自然科學》、《對牛頓應有的認識》等論文和演講,分析當時中國的科技發展現狀,從辯証唯物主義角度闡述如何開展科技研究和培養科技人才。徐老的重要觀點之一是,科學和技術具有相互依賴的發展規律。他指出:“學科和術科伴著發展,互相轉化,互相幫助”﹔“實利主義的偏向,對於學術是有害的”。

自然科學院最初設置物理、化學、生物、地礦4個系,側重自然科學教育﹔后因抗戰需要將前三個系改為機械、化工、農業系,培養抗戰救國急需的技術人才。盡管如此,學校在徐老領導下“重視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教育,進行嚴格的科學訓練”。新中國成立后,學校與中法大學數學、物理、化學3個系合並,具備了理工並重發展的條件,但因全盤學習蘇聯教育模式和國防工業發展急需而發展為學科單一的軍工院校,未能充分實踐徐老的辦學理念。

在新時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黨委深刻領會徐老的“學術互動”教育思想,從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出要“堅持理工並重、工理管文協調發展、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理念,按照‘強地、揚信、拓天’特色發展路徑,構建引領國防科技發展的主干學科”。即大力加強理科建設,強化基礎研究,進而促進工科、特別是具有原創性要求的國防科技學科發展。學校啟動了“理科振興計劃”,引進一批優秀青年學者,已在理科培養出多位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學校選擇航天、毀傷、信息、控制等大類學科專業開展理工結合模式的“本碩博”貫通培養,造就具有理科基礎和工科專業的研究工程師。學校努力提升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水平,近幾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數量顯著提升。學校的工程、材料、化學、物理、數學學科相繼進入ESI對全球研究機構排名的前1%,其中化學學科一直位居國內軍工院校第一名。近年來,理工並重、相互融合的學科可持續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5、深刻領會徐老的“民主治校”教育思想,堅持走依靠師生辦學的發展道路

在徐老的教育思想體系中,民主治校不僅佔有相當比重,而且是他一生進行教育實踐的指導思想。他強調教育是科學的、大眾的、民族的教育,人民大眾是教育的主人﹔強調民主辦學是要把個人負責與民主管理結合起來﹔強調教學民主是民主辦學的重要體現。他積極倡導學術自由,指出:“自由思想是我們的教育政策,是學術研究自由,是學校裡民主作風的表現,也是新民主主義教育和國民黨法西斯教育的根本不同點”。他還抨擊過多種壓制學術自由的錯誤。

在徐老的領導下,自然科學院倡導民主治校,其內容包括教學民主、學術自由、師生平等、學生自治等,使學校在非常困難的物質條件下,呈現出生動活潑的辦學局面。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傳承自然科學院的優良傳統,干群關系、師生關系比較融洽,校園文化健康發展。

在新時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黨委深刻領會徐老的“民主治校”教育思想,在充分發揮教代會、學代會作用基礎上,積極推進校內管理體制和機制改革,發揮師生在辦學中的主體作用。學校創建體現學術民主、學校特色的學部制度,每個學部覆蓋若干學院/學科群,由教師選舉教授(非機關干部)任學部委員,由學部審議學科專業建設規劃、制定學術評價標准、評審專業技術職務等。學校通過設立多種校內創新基金,鼓勵師生根據學術興趣開展前瞻性、探索性研究。近年來,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管理體制和機制正在進一步得以完善。

綜上所述,徐特立教育思想是我國教育史上的寶貴財富,是經受過長期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對當前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北京理工大學作為徐老親自創辦和曾經領導的大學,應更加深刻領會徐老的教育思想,爭做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先行者,創建人民滿意的一流理工大學。 (本文曾刊於《學習時報》,此次發表時作了修改)

(責編:趙英梓、林露)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