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大學“最后一課” 當匠心獨具

本報記者  趙婀娜
2015年07月02日07: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學“最后一課”,當匠心獨具(深聚焦)

  中國民航大學學子們在校園內拍攝畢業照,為青春留下最美的記憶。
  人民視覺

  “我走了/心一直在那裡/伺機回到溫潤我的青春”“來的時候/我已經走了/這裡終將變成我們共同的曾經”……這是近年來流行的“畢業三行詩”。詩歌中,畢業生們感懷青春、展望未來。

  對於大學生來說,入學與畢業是最具特別意義的時刻,因此,每年的開學典禮與畢業典禮,也是令媒體最為關注、高校最費思量的。

  從多年前的將所有畢業生集中在一起,校領導講話、撥穗兒、照相,隆重卻略顯單一,到近些年來的形式多樣、活潑創新,高校畢業典禮的風格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而無論怎樣變,大學的初衷始終未變,畢業典禮是大學給予畢業生的“最后一課”,這一課,當意義深遠、匠心獨具。

  典禮應以育人為內核

  先來看兩個場景:

  “……揮法律之利劍,持正義之天平。除人間之邪惡,守政法之聖潔。積人文之底蘊,昌法治之文明。為社會主義建設和人類的進步事業奮斗終身”幾千名畢業生,身著學位服,手扶胸口,在校旗下重溫入學誓詞,品味誓詞中蘊涵的人文精神、法治精神、科學精神與公共精神,感受自己的初心。這是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典禮上的一幕。

  邀請畢業30周年、50周年的校友返校觀禮,其中幾位還將在全場師生的掌聲中到主席台就座。典禮過程中,畢業生為老學長佩戴“北大人”徽章,畢業校友代表與畢業生分享人生感悟,通過這種互動,力求激發校友與畢業生的感情共鳴,讓北大人為國家和民族復興而不斷奮斗的精神代代傳承,這是今年北京大學畢業典禮上將要進行的議程。

  之所以有如此設計,在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蔣朗朗看來,是因為“大學的典禮教育已經成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法大人要用自己的德才學識、聰明才智去推進國家的法治昌明、政治民主、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以及生態文明,造福人類。”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也指出,畢業典禮是對法大辦學目標、育人規格的再次升華凝練,是最后的、難得的對畢業生法大人身份和所肩負歷史使命的再次強化教育引導。

  從“畢業典禮”到“畢業季”

  和以往不同,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將短暫的畢業典禮“升級擴容”為歷時一個月的“畢業季”,力求開展更為豐富的活動,充分地給予畢業生追憶過往、展望未來的可能。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的設計可謂煞費苦心。“五個行動重溫匆匆那年”主題活動令人印象深刻:遇一回京師十景,讓畢業生展示眼中最美的學校景致﹔攝一張跨古逢今,將老師大的明信片與年輕的自己拼接在一起,感受學校的歷史感與厚重感﹔尋一番當年迷途,重走校園小徑,追憶青蔥歲月﹔寄一封相思尺素,為畢業生免費提供明信片,鼓勵畢業生用文字致謝恩師、回贈父母﹔理一遍日棲夜宿,最后給宿舍做一次大掃除。

  中國農業大學則精心設計了“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畢業紀念封設計征集活動,典禮當天,在場館內布置郵筒,學生可提前或現場完成《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典禮結束時現場投入郵箱,投遞給未來的自己。

  中央美院今年首次將“畢業展”變為“畢業季”。將校園各處公共空間都開辟為展場,840多位畢業生的畢業創作同時展出,歷時一月。

  “畢業展無論對於學校還是學生都是件大事。過去的畢業展,每個專業分不同時段展出,每個時段不足一周,不要說社會大眾、藝術機構,連學校內部師生都很少完整看一遍。這樣的展覽方式,無意中拒絕了全方位的參與、交流,將自己封閉了起來,隻滿足專業院系自我觀摩和評估,缺乏不同專業學科間的認識、了解、借鑒和學術交流探討,也沒給社會提供全面認識、了解美院教育狀態的機會,這顯然不符合現代大學教育,尤其是中央美術學院這樣的名校發展的要求。畢業展示方式的調整和改革勢在必行,‘畢業季’的概念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提出的。”中央美術學院主管教學副院長蘇新平介紹。

  “畢業季是臨近畢業時段面向社會開放的教學活動。包括畢業展、畢業典禮和一系列有社會大眾、文化藝術機構參與的活動,一般為期一個月左右。這種畢業季的方式在國際知名院校裡早已採用,在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名校,畢業展覽的方式早就不再局限於美術館裡面了。一個月的畢業季,不僅僅是對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思考、實踐以及教學成果的評估、檢驗﹔更重要的,是向全社會展示學校教學現狀,讓學術界、藝術界、藝術機構、收藏家等各方面認識和關注學生的藝術成果。今后畢業季要成為常態,成為品牌,成為學校的節日,也成為城市的節日。”蘇新平說。

  校長致辭,故事中品味人生

  每年的畢業典禮,校長致辭都是一道營養豐富的“大餐”。2015年的校長致辭也頗可圈可點。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以說故事的方式給畢業生上了“最后一課”,他送給畢業生們“感恩”“理想”“擔當”六字。“我希望同學們能常懷感恩之心,尊重他人。就在前兩天的博士學位授予儀式上,你們的法學院博士師兄的言行深深打動了我。”陳雨露說,“這位博士生的父母從外地趕來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但父母站在禮堂門外羞於著裝簡朴不肯進來。他們從農村回到城市后又遭遇了下崗,生活很艱辛,但一路支持兒子的學業22年。當這位同學走上台發言時,他說,‘此刻,我最想感謝的是我的爸爸媽媽!學校的禮堂這麼大,我要帶父母來看看,而且想讓大家都看到他們。所以,今天我有一個心願,我請求所有的老師和同學為父母鼓一次掌。’”

  “一次,啟功先生來到出售假冒他書畫作品的鋪子,有人問,啟老,這是您寫的嗎?啟功聽了,微微一笑,‘比我寫得好’,過了一會兒,啟功改口了,‘這是我寫的’,事后,啟功向人解釋,‘人家用我的名字是看得起我,再者,他一定是生活困難缺錢。’”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用這樣的故事,鼓勵畢業生有寬廣的胸懷。董奇校長還將對聯“行文簡淺顯,做事誠平恆”贈予同學,意在提醒同學們做人做事誠心誠意,平和平實,持之以恆。

  就這樣,在故事當中,在難忘的畢業典禮當中,畢業生感受著校長們的良苦用心與諄諄囑托。

  期待更多的大學“最后一課”,匠心獨具,意味悠長。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5年07月02日 17 版)

(責編:魏艷、馬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