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北大清華還需要“搶狀元”嗎?

熊丙奇

2015年06月29日18:16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2015年各高校的招生工作已經逐步展開,作為中國最頂尖的兩所大學,清華和北大的招生組日前使出了“渾身解數”搶奪高分考生,並在微博上掀起罵戰,引起圍觀。

高校間因為搶高分生源,而在微博上開罵的,北大、清華不是首例。名牌大學搶生源算不算奇聞不知道,但如此搶生源,造成目前局面的,除了大學扭曲的招生政績觀之外,主要原因是按高考分數從高到低排序進行錄取的招生機制。

今年年初,教育部針對往年招生的亂相,頒布了“26條禁令”,其中一條為:不得在錄取工作結束前以各種方式向考生違規承諾錄取或以“簽訂預錄取協議”“新生高額獎學金”“入校后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惡性搶奪生源。很顯然,如果兩校招生組微博指責屬實,那麼,北大、清華兩校都違背招生禁令,教育部應啟動調查,追究兩校違規招生的責任。

在美國,一名學生可以同時申請若干所大學,拿到若干所大學錄取通知書,再根據被錄取的專業、大學提供的教育服務,諸如獎學金進行選擇確認。不僅招生時,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就是在求學過程中,也可自由轉學。用教育質量和服務來吸引學生選擇自己,這才是搶生源的最高境界,而對於一名學生拿到多校錄取通知書,有學校給獎學金,有學校不給,社會輿論不會認為這是惡性競爭、砸錢搶生源,而認為這是給學生選擇權,讓學校尊重學生的選擇。

我國錄取機制卻不同。高校在集中錄取階段,沒有招生自主權,隻能根據學生填報志願情況,對地方教育考試部門投檔進來的學生進行錄取,這樣一來,高校無法在招生錄取階段做出承諾,學生能否被某大學、專業錄取,要根據投檔情況而定,由於學生不是事先拿到錄取通知書再選擇一所學校,能否被錄取都存在變數,因此所謂的獎學金也是噱頭,這是教育部頒布禁令的原因所在。

但大學辦學也確實有招收優質生源的需求。在目前的錄取機制之下,沒有自主招生權的大學會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會簡單地用分數來判斷生源質量,近年來北大、清華一直把錄取多少省“狀元”、高分學生作為招生政績,由於“狀元”、高分學生就那麼多,因此,爭奪不可避免。事實上,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高校早就認識到,分數高並不能反映一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並在自主招生中,強調打破唯分數論。如此不同的人才評價標准,折射大學招生的尷尬和糾結。另一方面,大學在搶生源時,不是用教育質量和服務,而隻能動用招生手段、給予錄取優惠,諸如預錄取等,這和國外大學給學生錄取通知書,再由學生自主選擇,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很多輿論指責大學的非理性招生和錯位的招生觀,但從本質看,這不是大學的問題,而是錄取機制的問題。在目前的錄取機制下,分數是唯一的評價標准,社會輿論會關注分數,還把錄取分數作為評價大學的指標,大學也就無法避免地關注高分考生。有人對北大清華搶生源覺得不可思議,認為搶生源只是一些較低層次學校為了生存才發生的事,但北大清華搶狀元、搶高分學生由來已久,他們搶的是政績和江湖地位。更重要的是,大學不可能自主錄取學生,現在的招生,表面上看,是大學招生,實質是政府招生。國外大學可以拒錄統一測試滿分的學生,可在我國,一名學生投檔進大學,大學沒有理由不得退檔,在目前的平行志願投檔、錄取規則之下,更是如此。

大學招生中的搶生源罵戰,表明我國大學招生競爭處於很低層次,如果不改革錄取機制,不消除對人才和大學的功利性評價,這種罵戰一直會持續下去,而更令人憂慮的是,這無助於大學辦學質量的提高——目前,由於學生沒有充分選擇權,注重新生錄取分數高低的大學,只是想以錄取分數來展示本校的辦學政績,卻沒有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質量。目睹這種情況,更多優秀的生源,會選擇到境外高校,國內高校所搶的,也就是二流生源。

說到底,目前的高校惡性競爭,是大學自主招生需求與錄取機制約束制造的沖突所致。要形成高校的良性競爭,必須落實高校自主招生,建立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的機制。在這種機制下,每所大學招生的標准各不相同,不會隻盯著高分學生。而且,大學應有更開放的心態,不是用違規手段限制或者干擾學生的選擇,而是以集中精力辦好學校,積極吸引學生選擇。

(責編:歐興榮、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