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開發的隱憂
2月28日中午,何蛟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推開,老牛灣村民郭帥生帶著滿身雪花進來了。他進城辦事,惦記起何蛟,就過來拉家常。
如今,老牛灣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萬元左右。2010年,老牛灣被多家媒體推介為“游山西不得不去的十個地方”之一。何蛟也在這一年被評為山西省優秀大學生村官。
山西省官方數據顯示,2006年起,山西省共選聘大學生村官30056名。何蛟是2007年被選聘的,當年偏關縣一共選聘了45名大學生村官。“現在隻剩十來個了。”許多村官都考了研,或考了公務員,還有人直接離開了。
何蛟覺得自己像一顆撒在貧瘠土地上的種子,生根發芽了,就離不開老牛灣了。
2013年初,偏關縣政府將何蛟調任老牛灣風景區管理中心負責市場方面工作。
“其實還是在做老牛灣旅游開發的工作。”何蛟說。身份轉變並沒讓何蛟覺得高興,他的隱憂反而更加強烈,“其實現在老牛灣的發展處在最關鍵的時期,村民有了市場眼光了,但不引導他們,村子的旅游很容易走偏。”
他對老牛灣的定位是“人的心靈安靜之所”,“游客為什麼願意不遠千裡來此?因為這裡有自然之力和人類創造留下的痕跡,村庄保有古老的風貌,安靜閑適,游客在這裡能靜下來。” 而一旦老牛灣過度開發,會迅速失去吸引力。
2月28日,偏關縣下了大雪,有農家樂主來到縣城找何蛟,他們聊起來老牛灣的旅游現狀,自何蛟離任后,合作社沒人招呼,工作基本停了,各家農家樂都忙著在網上宣傳自己。
何蛟說,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他希望更多年輕、懂行的人加入進來,和村民一起沉下心來,一道去改造鄉村。
【同題問答】
新京報:講述下印象最深刻的困境故事。
何蛟:6年來,工作上,與人交往中困難不多。唯一困境是,跟我一起考村官的人,慢慢地都通過考公務員、應聘進入企業等方式離開。過年聚會時,他們西裝革履,開好車,有時讓我感覺理想跟現實間差距很大,有時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在戰斗。
新京報:新的一年有哪些新希望?
何蛟:對老牛灣,希望它的發展蒸蒸日上,老百姓真正把心沉下來,踏踏實實做鄉村旅游服務。此外,希望偏關縣的旅游業更加紅火。(新京報記者 張永生)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