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媒體評高校重金引進人才:“引鳳” 需一碗水端平

2014年10月31日08:32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媒體評高校重金引進人才:“引鳳” 需一碗水端平

  日前,暨南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同時公布在全球范圍內招攬人才的消息,華南農業大學甚至開出最高百萬年薪、1000萬元配套科研經費的大手筆。今年7月,華南理工大學也登出了海內外招聘青年英才啟事。連續3所高校向全球人才伸出橄欖枝,廣州高校進入人才“掐尖”季。

  有句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台詞說,“21世紀最貴的是什麼?人才!”廣州各大高校花重金全球招人才,從一個側面証明了這句台詞的現實意義。當然,高校花大價錢引進專家學者,本就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征,理應如此。就這些學術人才而言,高薪有理,應當鼓勵。與此同時,我們也樂於見到各大高校展開名師儲備的“軍備競賽”,要是今后學校不再攀比誰的校區大、誰的辦公樓豪華,而是攀比誰的教授更牛、教出了更多高水平學生,才是大學之道的回歸。

  然而,高薪引才看起來挺熱鬧,能不能達到學校招聘的初衷,解決實際問題,可能還需后續措施跟進。首先,重金聘來的人才能不能人盡其才、留得下來是一個問題。“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但水土不服到了廣州念不好經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請來外籍學者當院長,搞學術是把好手,但遇到種種行政事務就頭大,高校也不妨將行政職能從院長職務中剝離出來,另設專門行政管理崗位。有的“外來和尚”忙於各種雜事,根本抽不出精力“念好經”,最終放棄高薪也要走人,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

  其次,高薪有理,但也要兼顧公平。首先是必須貫徹水平與待遇挂鉤的理念,不能人為制造“外聘”與“本土”的待遇差距。具體而言,除了允許本校學者參加競爭“全球招聘”外,不參加的學者也應該實現“同工同酬”——無論是外聘來的還是自己學校培養出來的,今年來的還是往年來的,隻要學術水平相當,待遇理應平等。其次,高薪引才不是長久之策,“引鳳”之余還得學會“筑巢”,孕育更多本土優秀學者。真有充足的“自我造血”能力,廣州高校就不必再高薪挖“外援”,而是外地學校、外國學校奉上高薪來挖本地學者了,希望這一天不會太遙遠。 (張漲)

  七嘴八舌

  @雅婉:我相信這些高校也一定有完備的評價標准,知道什麼科研人才值百萬年薪的。不過,我更期待其后會出台一些考核標准,讓沒有達標的老師降薪,讓那些本來拿不到百萬高薪卻又能在科研上達標的教師有薪酬上升的空間,不讓百萬高薪的老師們一勞永逸才能鞭策學術水平的進步。

  @智毅:人才引進,最重要的是“不拘一格”,有些高校在這點上容易掉入“崇洋媚外”的桎梏,不管學者實力如何,隻要他“到海外”鍍了金,學歷上添了彩,就給出比同等實力教師高出一截的待遇,以至於不少老師選擇出國留學,回來后立馬身價翻番。個人覺得,應剔除“留洋”“博士后”等務虛標簽,實力才是最重要的標准。

(來源:廣州日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