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慘案連發引中國教育功利化討論--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高校慘案連發引中國教育功利化討論

2013年04月19日11: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4月18日,上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西院的操場圍欄上,懸挂著上千隻千紙鶴。千紙鶴上寫滿了各種話語。

  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記者 馬學玲)繼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遭毒殺不治身亡引發關注以來,其他一些高校近日也接連發生類似案件,引發多重拷問。分析稱,這暴露出中國教育嚴重的功利化問題,亟待矯正。此外,從加強學生人格和道德教育等“切口”入手,治理社會大環境,也應是題中之義。

  高校慘案接連發生 引發多重拷問

  “我們懷著萬分沉痛的心情通報,我校2010級碩士研究生黃洋同學經搶救無效,於4月16日15:23在附屬中山醫院去世。”截止目前,復旦大學官方微博16日發布的這條消息已被轉發和評論20余萬次。

  此前15日,該微博通報稱,復旦大學一名醫科在讀研究生因身體不適入院,后病情嚴重,警方稱該生寢室飲水機檢出有毒化合物。16日上午,上海警方証實,中毒研究生同寢室的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刑事拘留,其作案動機和原因還在調查中。

  這場校園慘案真相尚未浮出水面,連日來,其他一些高校又曝出類似事件。16日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兩名同宿舍學生因瑣事發生口角,一名學生被刺傷,經搶救無效死亡。17日晚,張家港沙洲職業工學院一名學生持水果刀將在該院短期培訓的學員曾某刺傷。同日,南昌航空大學宣傳部門証實,該校前湖校區一學生宿舍內發現一具腐爛的遺體,死者疑為該校研究生彭某。

  短短數日連現多起校園命案,引發關注。記者在網上看到,一些已畢業的學生掀起發“不殺之恩”感謝貼的活動,以感激同處一室又發生小矛盾的室友的“不殺之恩”。分析稱,室友和諧相處本是常事,而今變成幸運,極為諷刺。

  從1994年清華大學朱令鉈中毒案,到2004年雲南大學馬加爵案,再到2007年中國礦業大學鉈鹽投毒案……回顧近20年來發生的幾起震動社會的大學生傷害案件,從校園傳出的命案都曾引發全社會討論與反思。

  象牙塔裡的高材生何以變“屠夫”,原本親密的“睡在上鋪的兄弟”為何會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並揮刀相向,引發人們多重拷問。

  心理教育輔導供不應求 “短板”待補

  “悲劇屢屢上演,我認為最直接的原因是部分學生心理出現問題。”北京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張新玲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面對激烈競爭,當下學生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浮躁,於是變得急功近利,往往為了一己私利,不惜傷害他人生命。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一項調查顯示,40%的大學新生、50%的畢業生有不同的心理問題,人際交往、學習壓力、就業壓力、情感困境是四大主因。媒體分析稱,上述校園慘案中令人震驚的殘忍、歹毒,正是加害者心理畸形的結果。

  高材生作案成輿論熱議焦點,對此,中國農業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施鋼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這是一個認識誤區,實際上,心理素質和受教育程度雖有一定關聯性,但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

  知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另一個誤區,他說,人們往往習慣把學生的心理問題視為思想道德問題,比如嫉妒。心病隻有心藥醫,這需要學校開設心理課程,設立心理咨詢服務機構。

  施鋼認為,近十幾年來,國家對大學生心理教育非常重視,但由於社會節奏加快和競爭加劇,目前高校對學生提供的心理素質教育和咨詢輔導還很不平衡,尤其是很多高校專業教師的數量還遠達不到學生對心理服務的需要,存在較嚴重的供不應求現象,“短板”亟待補齊。

  “國家應加快推進研究生心理素質教育體系建設,這是當務之急。”施鋼說,與本科生階段較為完備的課程設置與咨詢輔導相比較,當下,國家對研究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工作亟待加強。

  傷害身心撕裂群體 教育功利化亟待矯正

  “可以說,在任何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都無法消除極端的個案,但是,可以採取辦法減少極端案例發生。”盤點近期校園慘案,熊丙奇將矛頭直指中國教育的功利化問題。

  “一切圍繞功利目標轉,從這種教育體系走出的學生,會在人格、身心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他說,不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中關注並強化學生除知識之外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等這些影響一個人終身發展的教育,那麼,類似的極端個案還會發生。

  “撕裂學生群體是功利教育的另一大特征”,熊丙奇認為,在中國單一的教育評價體系中,學生們被納入一個成才模式同場競技,這把促進每個個體發展的教育,異化為競技教育。這種拼殺的結果是友情不在,隻剩下冷漠。

  基於此,熊丙奇認為,隻有在給每個個體自由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人生價值和社會責任的教育和社會環境中,才會減少這種畸形的“競爭意識”,讓他們學會欣賞他人的特長,懂得團隊協作、寬容待人。

  “我國基礎教育的應試教育,是功利教育的根源之一。”熊丙奇認為,要扭轉教育的功利化,對於基礎教育來說,關鍵在於打破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倡導多元教育和個性化教育。對於高等教育,應讓大學回歸教育和學術本位,才能擺脫功利的辦學追求。

  社會不良風氣難逃其咎 德行培養或為“切口”

  “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對國家、對人類的責任感。如果學校教育隻注重知識,不重視德性培養,那麼培養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早在2010年,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曾在批評教育功利化傾向時作如上表述,深表對學生德行培養缺位的擔憂。

  “校園慘案連發,我認為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社會道德缺失。”張新玲說,感覺中國傳統的“以和為貴”、“勿以惡小而為之”、尊重生命等思想品質正逐漸削弱。

  和張新玲一樣,諸多分析認為,在校園慘案的問題上,中國教育功利化難逃其咎,但社會大環境也應對此負責。

  社會學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同學之間揮刀相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社會理想信仰的缺失,從而導致人的行為簡單化、粗暴化、野蠻化、動物化,體現在現實中即為“一句話不合就拔刀相向”。

  夏學鑾分析稱,這根源於金錢拜物教等社會不良風氣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此背景下,人們之間的友誼和友情減少,利害關系和競爭程度加劇,社會相對挫折感與日俱增,最終導致社會失去基本的道德約束,變成“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的“動物世界”。

  “友情減少,冷漠增加”,施鋼也認同夏學鑾的觀點,他結合自己多年的高校工作經驗表示,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導致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和情感交流減少,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會導致負面情緒的積壓和累計爆發,可能產生行為失控。

  “所以,最根本的辦法是改變我們的社會環境,使社會更有正義感,人們更有理想信仰。”夏學鑾說,具體到實踐中,可以從加強學生的人格和道德教育這個“切口”入手。他認為,這種從教育層面抓起的努力,將為構建和諧社會修道筑基。(完)

(責編:殷蔭(實習生)、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