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5日08:15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調查顯示,大學生在畢業三年內發生離職的現象具有普遍性。在已就業的2010屆、2011屆全國大學畢業生中,平均有38%在畢業半年內發生過離職,其中本科生平均有27%,高職高專生有48%。
離職類型一般分為主動離職、被雇主解職和兩者均有三類情形。調查顯示,離職中主動提出“分手”的98%是大學生,而不是雇主。繼續從事一份工作的成本太高或者預期回報太低,都會導致大學生做出離職的決定。從麥可思數據來看,這種成本或者回報既可以是物質上的,例如有21%的2011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內主動離職的主要原因是“薪資福利偏低”﹔也可以是心理上的,例如有30%的主動離職主要原因是“個人發展空間不夠”。進一步分析認為,心理原因在離職決定中的作用更為重要,而且也更復雜。
大學畢業生“跳早族”的增多,反映了當下的一個現實:大學畢業生與雇主之間的關系更像“談戀愛”,而不是“結婚”。因此,在擇業過程中,除了能力、薪資這樣的硬指標,大學生與雇主雙方更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匹配,包括職業安全感、服務精神、工作要求的心理承受力等。同時,也需要引導當代大學生應該去發現除了離職之外其他提升自我、拓寬個人發展空間的途徑,包括在原單位轉換不同職業或部門、承擔更重要的技術任務或管理工作、獲得晉升所需要的學歷或職業資格証書、積累職場經驗與人脈等。(郭嬌)
(來源:北京日報)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