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教師“補編”更重要的是“補誰”
張如晟 |
2009年03月23日09:18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教育部20日下發通知,嚴禁中小學擠佔、挪用和截留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嚴禁在有合格教師來源的情況下“有編不補”,長期聘用代課人員。教育部門將對此進行專項督查。(3月22日人民網-京華時報)
關於中小學“有編不補”,長期聘用代課人員,是個老問題。在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這種現象尤為普遍。“有編不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絕不是沒有合格教師來源。日前,北京正在舉辦教師招聘會,招聘台前人潮洶涌,很多人兜裡揣的是碩士文憑,用人單位是百裡挑一。首都固然是首都,人人都在做“京華夢”,對人才的吸引力自然巨大,但在每年有大量畢業生就不了業的嚴峻形勢下,教師職業相對穩定,隻要有地方招聘,人們都一樣趨之若?。但即使如此,在很多地方仍然“有編不補”,說到底是一個“錢”的問題。
人們常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方面說明教育的重要,另一方面也說明給教育花錢可以靠后!縣一級承擔的事務繁雜,保穩定、保民生的任務繁重,支出自然十分龐大。而在現行財政體制下,越到縣、鄉財力越困難。家有十件事,先挑要緊的辦,教師工資被拖欠、“有編不補”自然成為常事。各級財政用於教育的轉移支付本來少得可憐,也很容易被截留擠佔挪用。因此,有編不補,非不補也,乃不能也!
這幾年這種現象也在發生改變。經濟發展了,有了補編的實力,這是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不補不行了,一所學校裡找不到一個公辦教師,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教學。不管什麼情況,能補總是好事。不過有一點非常值得引起重視,那就是所補編人員並不具備從教的資格。縣長的熟人,局長的親戚,校長的兒子,當然,也有個別教師的子女,拿不出合格的文憑,有的甚至就沒有讀過幾天書,反正學校也要有搞后勤的,統統進了教師隊伍。並非一地如此,全國皆然。教師隊伍如此,醫療隊伍、新聞隊伍、國有集體企業職工隊伍莫不是如此。究其原因,說白了還是因為如今的就業困難,但凡有了崗位,就在自己的權限范圍內先安排自己人。隊伍的良莠不齊,必然要發生很多問題。應試教育的難以轉型,醫患糾紛的增多,假新聞的橫行,生產效率不高,是否都和此有關呢?
二十一世紀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高素質的人才培養離不開高質量的教育。而高質量的教育,必須靠一大批優秀的教師來實現。此所謂“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因此,我們在重視“補編”的情況下,一定要更加重視“補誰”。針對以上現實,我向教育部提個建議:今后補編要效法公務員補缺,凡進必考,委托人事部門組織,以省為單位進行,一年組織一次。這樣一個建議,在操作的技術上肯定沒有問題,關鍵是我們有這樣的決心麼?這可是對我們民族和后代負責的舉措啊! >>>我有話說
相關新聞:
■專題《老師之家》
■教育部:嚴禁中小學有編不補 長期聘用代課人員
關於中小學“有編不補”,長期聘用代課人員,是個老問題。在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這種現象尤為普遍。“有編不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絕不是沒有合格教師來源。日前,北京正在舉辦教師招聘會,招聘台前人潮洶涌,很多人兜裡揣的是碩士文憑,用人單位是百裡挑一。首都固然是首都,人人都在做“京華夢”,對人才的吸引力自然巨大,但在每年有大量畢業生就不了業的嚴峻形勢下,教師職業相對穩定,隻要有地方招聘,人們都一樣趨之若?。但即使如此,在很多地方仍然“有編不補”,說到底是一個“錢”的問題。
人們常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方面說明教育的重要,另一方面也說明給教育花錢可以靠后!縣一級承擔的事務繁雜,保穩定、保民生的任務繁重,支出自然十分龐大。而在現行財政體制下,越到縣、鄉財力越困難。家有十件事,先挑要緊的辦,教師工資被拖欠、“有編不補”自然成為常事。各級財政用於教育的轉移支付本來少得可憐,也很容易被截留擠佔挪用。因此,有編不補,非不補也,乃不能也!
這幾年這種現象也在發生改變。經濟發展了,有了補編的實力,這是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不補不行了,一所學校裡找不到一個公辦教師,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教學。不管什麼情況,能補總是好事。不過有一點非常值得引起重視,那就是所補編人員並不具備從教的資格。縣長的熟人,局長的親戚,校長的兒子,當然,也有個別教師的子女,拿不出合格的文憑,有的甚至就沒有讀過幾天書,反正學校也要有搞后勤的,統統進了教師隊伍。並非一地如此,全國皆然。教師隊伍如此,醫療隊伍、新聞隊伍、國有集體企業職工隊伍莫不是如此。究其原因,說白了還是因為如今的就業困難,但凡有了崗位,就在自己的權限范圍內先安排自己人。隊伍的良莠不齊,必然要發生很多問題。應試教育的難以轉型,醫患糾紛的增多,假新聞的橫行,生產效率不高,是否都和此有關呢?
二十一世紀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高素質的人才培養離不開高質量的教育。而高質量的教育,必須靠一大批優秀的教師來實現。此所謂“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因此,我們在重視“補編”的情況下,一定要更加重視“補誰”。針對以上現實,我向教育部提個建議:今后補編要效法公務員補缺,凡進必考,委托人事部門組織,以省為單位進行,一年組織一次。這樣一個建議,在操作的技術上肯定沒有問題,關鍵是我們有這樣的決心麼?這可是對我們民族和后代負責的舉措啊! >>>我有話說
相關新聞:
■專題《老師之家》
■教育部:嚴禁中小學有編不補 長期聘用代課人員
(責編:林露) |
相關專題 |
· 教育專題 |
熱圖推薦 |
|||
|
| ||
|
|
·南科大申請提前“轉正” ·民辦院校借招生騙學生當童工 ·公務員考試申論卷拍照成圖 ·幼兒園長持火鉗燙傷10幼兒 ·誰上了女大學生的”床”? ·兩男生聯手強奸女老師 ·永遠不要跟父母說的十句話 ·文科生就業成功的關鍵在哪? ·讀書能不能改變命運全靠“拼爹”? ·教師漲工資之幽默篇 ·兒童最難糾正的三個壞習慣 ·誰對“不要三本生”負責? |
|
|
小編推薦 |
·武漢大學校長:大學去行政化要求校長職業化 ·2011考研大軍整體規模擴大 專業碩士"遇冷" ·大二女生突然七樓墜亡 校方稱其有精神病 ·聾啞女大學生拍半裸寫真 取照片時人去樓空 ·大學生為"飽眼福"當色情網版主 存千張淫穢照 |
頻道精選 |
|||
|
|
||
[一語驚壇]收入差距尚且"諱言",分配不公如何"開刀"? [論壇]美派三航母迎接胡總出訪?·六國要聯合對抗中國? [訪談]黨國英談農村城鎮化·外交部李鬆談伊朗問題 [辯論] 花千億投資迪斯尼,值嗎?·你認同買不如租嗎? [博客]溫總理:見一葉而知天下 女副市長咋被騙色騙財? [博客]毛澤東為何成中國文化符號 男人居住北京11條理由 |
無線·手機媒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