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太多三年級娃偷上鬧鐘 凌晨3點起床加班加點
半夜裡,點讀機忽然聲音大作,全家人都驚醒了。9歲的劉娜(化名)一骨碌爬起來,跑到書桌前開始寫作業。媽媽看了一下表,是1月11日凌晨3點。
"再睡一會吧,時間還早。"
"不!作業沒寫完,老師會批評的!"
說話間,一向溫順的劉娜忽然咆哮起來,眼裡噙滿淚水。原來,前一天晚上,劉娜寫作業到晚上11點還沒寫完,被強制睡覺前自己偷偷地把點讀機的鬧鐘調到了第二天凌晨3點。
沒寫完作業的孩子挂著淚水入眠。詳細>>>
中小學生普遍感到學業壓力大 普遍睡眠不足
由於學業負擔仍然不輕,初三學生普遍睡不足8小時,年級上升體質反而下降。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主任徐澱芳表示,受調查學生中,無論是四年級還是九年級(初三年級),學生們仍普遍感到較大的學業壓力。
數據顯示,以睡眠時間為例,四年級學生睡眠滿9小時的不超過45%,而九年級學生睡眠時間滿8小時的隻有13%。"詳細>>>
安徽省長李斌為學業壓力大的中小學生“呼喊”減負
“現在每一個家長聚到一起都在埋怨教育,說把孩子累得不行,但每一個家長放了學都把孩子送到補習班上去,一個月學費要六七百,甚至有的上千塊錢,為什麼呢?”李斌省長分析說,“因為家長認為,‘我如果不這樣干,別人家孩子都這樣干,我的孩子就吃虧了,落下了’”。詳細>>>
濟南規定中小學家庭作業網上公示 減輕課業負擔
自2011年起,濟南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圍內逐步實施“學生課業情況校園公示制度”,學校要利用校園網、公示欄、致家長的公開信等多種形式公示學生每天的家庭作業。詳細>>>
福建監測中小學生課業負擔
福建將建立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制度,重點監測中小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和睡眠時間。
福建規定,各地各校要對學生每天在校活動實行總量控制﹔在課外作業量方面,福建要求小學階段書面家庭作業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一、二年級不留家庭書面作業),初中階段不超過1.5小時,高中階段應控制在2小時以內,做到題量適中、難度適宜、全批全改、及時反饋。
詳細>>>
從2001年開始,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我國先后頒布了初高中各科課程標准,開始了新世紀轟轟烈烈的新課改。在高效課堂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各中小學學生的可以負擔卻越來越重,甚至出現了學生大規模撕書罷課的情況,原因何在,相關專家做了簡單的分析:
第一、現在的社會價值觀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這個認識一方面來自社會的競爭,另一方面來自社會對於成功的定義。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尊崇知識的傳統和民族文化心理使得現在的許多用人單位在聘用人才的標准上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片面追求高學歷的影響下,家長、社會也會給在校的學生更多的壓力。
第二、我國現行的評價手段最主要是中考以及高考。學生想要能夠進入更高一級的學府進行深造,一般都要通過這兩次考試。在升學考試中,幾分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因此,盡管不利於學生的成長,但是我們依舊會趨之若?。
第三、教師專業素質水平的差異也會加劇學生的課業負擔。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減負提質也成為近兩年來教育戰線的重點工作。可政策競相出台,效果卻未見有所體現,究竟減負難在哪?
說到減輕課業負擔,加強素質教育落實難的症結,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與三個方面緊密相關:我國基礎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家長爭相送孩子上好的小學、好的初中,出現擇校熱﹔中、高考的考試成績成了選拔學生的唯一評價標准,導致學校育分不育人﹔此外,我國的戶籍制度、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等,使教育還肩負著改變人的地位的非教育功能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主任徐澱芳表示,受調查學生中,無論是四年級還是九年級(初三年級),學生們仍普遍感到較大的學業壓力。詳細>>>